書裡也有他的畫像,下面常常會出現兩字——武帝。
居住的侯府升到了國公府,院子越來越大,娘親的笑容卻愈發的少了。最愛的人在十四歲時,永遠離開了自己。
她偷偷將從男人那兒要來的火柴盒埋在墓旁,娘親應該會喜歡……
暗暗發誓:窮盡一生,也要找到一個惟愛一人的夫君。
我,趙晴語發誓!
隆興六年的小年夜,她沒有在熱鬧的國公府裡陪著她的爹爹。
坐在大廳裡的她,能看見對面宋宅依舊沒有發出光亮。手上不自覺地轉動著茶盞,回想著侍人的彙報。
“宋文豐於午時一刻至端王府,途中在賑災募款處停留。後得知今日有不明者捐五萬,處事官員現已上報……”
漸漸地,她的嘴角彎出一道極為好看的弧度,吐出兩字:很好。
……
不知宋宅內何時亮起的燈火,趙晴語拿出後門的鑰匙進去,緩步朝著前廳的方向卻大有興師問罪之勢。
柴房前忙碌的身影讓她止住了腳步,似乎聽見了門外的動靜,柴房裡走出一人,遙問道:“姑娘是何人?怎會在二郎宅中?”
巧笑聲傳來,“想必這位便是宋郎的嫂嫂,妾身晴語見過嫂嫂。”
楊淑娘擦掉手上的灰塵,回道:“姑娘去前廳歇歇,二郎不時便回。嫂嫂這去燙壺茶水。”
“怎敢麻煩嫂嫂親自動手,這茶還是妾來燙才是。”
楊淑娘本是聰慧之人,聽她不停的妾來妾去,又怎會不明白她的意思,莞爾笑道:“小年夜裡姑娘不在家中,來尋二郎可有要事?”
“妾身也無甚要緊的事。昨夜宋郎通宵看書,今日尚沒睡下幾個時辰,又被端王府的人邀去,妾……妾如約前來侍宋郎。”她聲音愈發的低了,灶臺上的火光照的趙晴語更是紅潤。
明豔動人,美豔不可方物。饒是楊淑娘不願多想,此刻心中已經隱隱察覺出二人的關系。悽然一笑:“既然姑娘在此,嫂嫂這便是回去了。往後,便有勞姑娘照料二郎了。”
“嫂嫂莫不是要走?您看茶快燙好了,莫不如坐下喝上一盞,等宋郎回來才是。”趙晴語急作挽留。
“不了。家中還等著呢,便是該回去了。”楊淑娘解下腰裡的荷包,交到趙晴語的手上,“荷包裡的大門鑰匙,還請姑娘轉交給二郎。二郎若有不妥處,還請姑娘多多擔待。”
“嫂嫂這說的是什麼話,妾……”不遠處楊淑娘似是逃跑的步伐,讓她挑了挑眉,取出鑰匙後將荷包丟進了火堆。
拿粗布墊著滾燙的壺把,將茶壺提了起來。趙晴語這一次沒去前廳,徑直朝著宋文豐的房中而行。
約莫三刻,前門有開鎖聲。
醉醺醺的宋某人搖晃著被門檻絆倒在地,叫了一聲“哎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