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真人,且去看看。”趙賀低聲。
“是。”道人不像先前二人般瀟灑。撥開人群,來到轎前。
宋文豐見人近身正要阻攔,其說出一端字,方才作罷,任其觀察。
道士也無二話,搭脈後沉吟片刻,“吾乃世外之人。在此當說句公道。轎內娘子此刻昏迷不醒,想來是有人故意下藥所致。”說話間秦真人從袖中取出瓷瓶,“諸位不必擔心,只需貧道一粒丹藥即可祛除。”
宋文豐擦掉手上的泥漬,接過後倒出一粒,喂與楊淑娘。
兩眨眼的功夫,藥效靈驗。她微微睜開眼,望向抱住自己之人。
“二郎。真的是你嗎?”
“是我。我們回家。”
二人的親密動作,似有非議。
“某料此二人絕非叔嫂之情。”
“叔嫂豈能有此肌膚……”
“你個老頑固,多浪漫的事,讓你給攪和了。”
“要是能有個男子,也為我這樣就好啦~”
“還是不妥。光天化日之下,豈有……”
“不看就滾!別在一邊呱噪!”
十步開外,端王掀起剛買的草帽,“上次宋公子欲那個……被我攔了,這次要不你去?”
“你……豈有此理,朕……真是荒謬。”趙瑗睨了他一眼。
“這或許就是那人所說的愛情吧……”
趙瑗聽罷不語,耷拉著眼。
如今可不比前唐,類似收繼婚的事,頗不合情理。這種事情,大都藏在私底下悄悄摸摸的,一般大家也就睜隻眼,閉隻眼算了。可面前的宋文豐,抱著他嫂嫂不放,又該如何是好。
趙瑗自從看了三國後,便對此書贊賞有加。就連太師也贊其曰:蘊兵法之理。
進而對著書之人,産生了興趣,派人詳查後,得知是宋文豐所著,趙瑗先是不信,反複翻看幾頁後隨手便將書扔了,就在內侍詢問是否焚燒時,他健步將書奪回。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才定下心來,提點宋文豐一二。
可,誰知,宋文豐居然又弄出天大的動靜。此刻圍觀的人數,已接近朕出巡之日,就連內城牆上也站了不少人。這類“道德”上有汙點的人才,可不好辦吶。
這出鬧劇足以讓京城裡的百姓議論許久,若是新增些叔嫂二人的花邊新聞,豈不是……
著名《京報》的小編,此刻正趴在街旁的店門上奮筆疾書,記錄下必會成為明日頭條的新聞。
標題:震驚!銀青光祿大夫之子迷暈小寡婦,結局……男默女淚。
只見那小編下筆如神,百餘字便將事情說了個清楚,剛要停筆時,頭上卻被人扇了一巴掌,“哎喲”一聲叫了出來。
“先別寫了!這事還沒完,你看城裡面出來的是何人的轎子!”主編手指著內城門,遠遠地瞧見幾頂官轎,還有騎馬的護衛。
小編瞪大了眼,驚道:“打了小的,來了老的,今個真是熱鬧了嘿。”
真相已漸漸浮出水面。就在劉少尹欲將這一眾幫兇捉拿之時,忽聽得腦後有人喊話:光祿大夫到——
人們朝著發出聲音的方向看去。那是一頂紅色的轎子,由銀邊裝飾,青色的珠子從轎簾一瀉而下,精美的紋路遍佈轎身。有人發出驚嘆聲,脫口而出兩字:有錢!
轎中下來的男子膀大腰圓,前方有僕人鋪路,長毯一路延伸到劉少尹的面前才打住,僅短了兩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