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兒聰慧,日後也當努力才是,不可荒廢。”男子拍了拍男娃的臉龐。
“謹遵爹爹教誨。”男娃一幅小大人的模樣拱手作揖,逗得身旁眾人大笑。
男子身邊站著一位溫婉娘子,見此情景眉頭輕皺。
“十一叔偏愛於他。”男子又言道:“正像他當年偏於趙挺之。”此話一出,身旁眾人紛紛散去,只留一娘子。
“賀兒甚像德甫兄,這過目不忘的本事,更是佩服。”男子言道。
“昊哥何必如此。”身旁女子垂淚。
“只恨十一叔不遂我願。”男子把她擁入懷中,“我不曾恨過你。”
……
“爹爹,爹爹,新來的小子是誰家的,蘇師父總是誇他。”男娃已長至十二,抱著父親的胳膊嗲聲說道。
“那是你伯琮哥哥,莫要小子、小子的亂喊。”男子言道。
“那……往後,他也住這?”男娃問道。
“伯琮自有住處。”
“他母妃是誰?”
“不必多問。”
……
“爹爹!你為何要將妹妹嫁於那小子!”
“此乃你母妃決意。”
“可是……”
“沒什麼可是!”
“自從那小子出現,爹爹便私於他,哼!”
……
“朕已立你伯琮哥哥為太子,往後見他要恭敬些,別沒事找事!”
……
“娘——憑什麼他是太子,兒子……”男娃抱著母妃牌位痛哭,“那個野小子,處處與兒作對,就連師父也說他好話,我……”
“用我換你一生平安富貴,你還敢哭?”妹妹冷聲道,“我爹爹是大家,你爹爹……”
“妹妹何意?”男娃驚恐地看向她。
“你爹爹也姓趙,叫趙明誠,是母妃在宮外的夫君。”
“你騙我,你想騙我,我不聽你胡言!”
“騙你?這宮裡除了你,誰不知曉?”
“我……我……”男娃的天塌了下來。
………………分割線………………
注:一、布衾——百姓用的被子。富貴人家常用錦衾,絲織而成。
二、宋朝舉人可算作一次性的,若是會試未能登第,須再經州府考試,重新獲取鄉貢資格才能再次參加會試。
三、趙挺之,熙寧三年進士,崇寧五年進拜尚書右僕射即右相),三子趙明誠,其妻李清照!李清照!李清照!重要的事情說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