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東明站他身旁講解:“四口窯,都是直徑八米,高四米,一次一口能燒一萬來塊,四口四萬來塊,挖土、和泥、摔磚胚,三四天弄好,差不多等磚胚曬乾透了,就開始燒窯,這一燒就是三天三夜,等徹底冷卻再開窯。”
“第一波碼放、晾曬磚胚的時候,同時再次和泥,到這時開完窯,第二波磚胚進場再次開燒,人不歇,窯也不歇,挖土、和泥、摔磚胚、碼放、燒窯、開窯都有專人負責,各管自己那一塊,分工明確。”
“這樣下來,第一波十天能起四萬多塊,第二波四天就能開窯,第三波第四波也是,一直到現在,四個月時間,我們燒了一百三十多萬塊磚。”
書記韋達還沒開口,李季成便問道:“這樣連軸轉,不耽誤地裡的活嗎?”
嚴東明解釋道:“一個生產隊一百二十號人,一口窯二十個人就夠,開春以後地裡的活不太忙,也就除草、施肥、灌溉,不用很多勞動力,婦女也能頂半邊天,也就是農活最重的時候,就比如眼下秋收,我們才稍微緩一緩,先集中精力把糧食收了,再來燒窯。”
聽著,韋達不由點頭:“農業是農村的根基,搞集體工業是對的,但是地裡不能忘,沒有收成,燒再多的磚瓦也買不來糧食。”
“無農不穩,無商不富,書記這話說的對。”李季成大為叫好。
韋達看也跟著笑起來。
末了,突然隊伍中的革委會崔副主任,問道:“你們燒了四個月的磚,賣了不少錢,到時候怎麼分配?”
嚴東明神情不由凝重起來,思考著,便照本宣科回答:“還是算工分,留夠集體的,剩下的按照工分多寡發工資,同時根據幹活時的具體表現,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的,給獎勵,偷奸耍滑的,當然就沒有獎勵。”
崔副主任繼續問:“沒有勞動的沒有工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嚴東明點頭:“是的。”
就在崔主任進一步問時,他又說道:“我們是輪流出工,保證每家每戶都有一個年輕勞動力,去磚瓦廠做工,保證每家每戶都能拿到工資。”
“同時,也保證不會有人因為磚瓦廠做工有額外的工資,地裡幹活沒有,而不去種地,導致拋荒現象的發生。”
崔主任這下無話可說了,不是按勞分配,又沒有耽誤種地,就沒有可抓的把柄了。
“養豬場也是一樣,每家每戶都出人,不過磚瓦廠是出男性勞動力,養豬場出的是女性勞動力,這樣下來,地裡的活不會耽誤,年底,每家每戶都能多出兩份收入。”
包產到組種小麥,一年下來,每家每戶能拿五六百塊。
再加上磚瓦廠,也能拿一千塊出頭。
加起來,就是一千五百多塊,這年頭,農村一戶人家有這麼多錢,比起城裡人也絲毫不差,別的村裡的人要知道南窯大隊家家戶戶這麼有錢,這上門介紹物件的媒婆還不得踏平門檻,哪家的姑娘不眼巴巴地盼著嫁過來。
還有這養豬場,一頭豬按三百斤算,十二頭豬三千六百斤,一斤一塊,差不多是三千六,一家一戶分不到七塊錢,最少不過。
不過能分一點豬肉,也值了,豬肉可是好東西啊,誰不喜歡吃那肥乎乎的肉。
若是翻四倍,養殖60頭,一年每家每戶也能增加三十五塊,翻四十倍,也不過600頭豬,平均下來一個婦女照看6頭,一年下來增加三百塊收入。
加起來快兩千塊了。
……
喜歡大時代1977請大家收藏:()大時代1977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