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紛紛震驚中。
心裡暗自計算著,韋達不由勉勵道:“嚴東明,林伯原,你們這一個大隊書記,一個大隊長的,這磚瓦廠和養豬場幹得不錯,硬是要得,好好幹,再接再厲,爭取再上一個新臺階。”
他拍著兩人的肩膀,顯然非常高興,至於包產到組,當然提都沒提。
嚴東明得到縣委一號的褒獎,整個人都有點飄飄然,一張臉有些微紅,當下道:“我們南窯大隊,一定不辜負韋書記的期望。”
“好。”韋達書記顯然極為開心。
他們就此下山,要進村的時候,村裡有人結婚,村門口的路都被堵住了,新郎剛好騎著二八大槓過來,後座上載著新娘子,在坎坷不平的土路上騎著,圍觀的人不少。
路被堵住,有人要驅趕,韋達書記伸手一攔:“這是大喜事,看看,不要影響人家。”
他臉上帶著真摯的笑意,似乎想起自己結婚的時候。
旁邊的人便不再阻攔,眼睜睜看著這一幕。
“一輛永久牌二八大槓,最起碼也要一百五六,城裡人都不一定捨得錢買,先不說包產到組,你們南窯大隊,做的不錯。”韋達看向嚴東明,由衷地表揚著。
“是啊,書記。”
公社的書記洪山也感慨不已:“我們雲臺公社,比不上縣裡靠近城區的那些公社,算是最差的,南窯大隊位置還是好的,在川裡有地,不像山裡的沒的地種,不過就算這樣,以前公糧從沒交齊過。”
說起沉重的現實,韋達書記也沒有了好心情,話題一轉,便問:“這結婚的,是村裡哪一家?”
“是杜正義家,他家的長子杜紅明,娶了街上的女娃子。”
街上的女娃子,就是鄉鎮街道上的,這裡的女孩子,基本上都想著嫁進縣城,留在鄉鎮都不願意,更別說嫁到農村,這還真是破天荒了。
之後,韋書記便沒有再說話,靜靜地看著這一幕。
卻說,林曉光肚子餓了,便抽空去杜正義家隨了點人情,吃了碗臊子面,出來,就看到他們一大群人要走。
他走過去,常建平很眼尖,注意到他,不由走過來小聲問:“小光,你怎麼也過來了?”
林曉光笑著小聲說:“我也來聽聽,然後給我爺爺彙報情況。”
這麼一聽,常建平四下一看,大隊長林伯原,還有其他人,都是林家人,一下便明白了,頓時恍然大悟,道:“我還說呢,原來是你爺爺的主意。”
林曉光搖頭:“叔叔,您可千萬別這樣說,這包產到組,是村裡老百姓自發的決定,我爺爺一個糟老頭子,他說話管啥用?我都懶得聽。”
他倆偷偷說話,洪山書記認得林曉光,注意到他,便笑著招招手:“小光,你怎麼也來了?你爸和你大伯呢,還有你爺爺沒來嗎?村裡一旦有喜事,他可是從來不會錯過的啊。”
“我爺爺吃了飯,在老宅呢,我爸和我大伯有事,沒過來。”林曉光笑著解釋。
剛說完,李季成也注意到他,不由招招手:“小光,過來。”
林曉光便跑過去。
韋達書記注意到他,一身亮麗的衣服,文質彬彬氣質卓然,不像是村裡人,便隨口問:“這是?”
“哦。”李季成笑著解釋:“這是老林同志的孫子,林曉光,78年考上清華的那個,他爸是公安,前不久調去郊區分局,做政工科科長,現在是畢局長手下的一員干將,很受器重。”
這麼一說,韋達也就明白了。
他對這位年輕人升起一絲興趣,便不由問:“林同學,你在北平上學的時候,有關心時事政治嗎?”
“書記,您指的是哪方面?”林曉光裝作一副無辜的樣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