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青年文摘》十二月刊。
林曉光這一次沒有想寫的,正好劉震雲同學向讀協投稿,寫了一部關於農村生活的小說,寫得特別棒,他打算十二月刊主打這個。
誰料,同學們參與政治的熱情很高,很多人都反對,想推選一首政治抒情詩作為主打。
全會召開在即,這個緊要關頭,林曉光怎麼會允許他們亂來,所以否決了,但同學們還是很支援。
最後舉行投票,這首名為《黎明》的政治抒情詩獲得超過半數同意。
於是,刊載著《黎明》的《青年文摘》十二月刊發行。
“總編好!”見他進來,主編查建英立刻問候。
“總編辛苦了!”白楊也笑著打趣。
林曉光微笑著,跟同學們打招呼:“你們好,你們也辛苦了。”
今天是週日,十二月刊發行一週時間,聯合編委會今天要開一場會,針對十二月刊的發行情況,總結經驗和教訓,同時對一月刊進行工作部署。
林曉光在編委會不要趙子瑜,可她卻在組建聯合編委會時,偷偷加入,等他發現時木已成舟。
會議由秘書長趙子瑜主持,委員丁抗美做代表發言。
“我們十二月刊,發行超過一萬份,引起學生群體廣泛注意,贏得同學們一致好評,這是一個勝利的戰役,這是一個團結的戰役,這證明,我們北平大學生讀者協會和《青年文摘》編委會,是一個有戰鬥力的組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院子弟丁抗美很有政治天賦,繼續說著。
“下一步,我們要在有限的經費下,儘可能的擴大《青年文摘》的影響力,立足於北平數萬大學生,輻射十多萬中學生,以及更多的市民。”
來自二十多個院校的代表,如今的聯合編委會委員們,紛紛鼓掌,都激動不已。
從無到有,幾乎是一夜之間,《青年文摘》便覆蓋北平大學生圈,這一次的影響是轟動性的,《未名湖》盡落下風。
經此一役,《青年文摘》大勢已成,在北平大學生中,已經確保不可動搖的地位。
很多人都在會議上發言,氣氛極為火熱。
末了,丁抗美髮現林曉光沒說話,便問:“林總編還有什麼要補充的?”
一眾與會人員,齊刷刷的盯著他。
他當然不能坐視這幫人蠶食他的權利,想了想,便說道:“十二月刊已經是過去式了,現在要為一月刊做準備,爭取在學校放寒假之前,一月刊順利發行。”
有的人眼露失望之色,還以為會說些有建設性的發言,誰料還是老生常談。
林曉光繼續說著:“不過,寒假結束,就是第二學期了,我認為應該繼續擴張,不能侷限於北平,我們要向全國發展,面向全國近百萬大學生。”
同學們很驚訝,以前不是沒人想過,不過在代表大會上提起,這還是第一次。
如果這事能做成,在青年文學史上,他們足以名載史冊。
想想都興奮了。
“怎麼說?”丁抗美也有些激動。
“大家回家過年後,聯絡一下外地念書的同學,以《青年文摘》為基礎,依託當前運營模式,打造一個面向全國大學生的文學刊物。”
……
喜歡大時代1977請大家收藏:()大時代1977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