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就這麼定下了。
《青年文摘》做大做強,向全國數十所大學所在的二十餘座城市發展。
代表們有兩點比較服林曉光。
第一點,他文采比較好,即便是北大中文系文學專業的學生,如查建英、黃子平,也承認林曉光才華很高,不比他們差。
第二點,他做事情有戰略有戰術,同時能求同存異,把這麼多人團結在一起。
有一點不好的地方,就是他比較膽小,審稿方面比較謹慎,篩選的都是不太出格的文章。
這讓一些想要搞事情的同學,有點不樂意。
不過代表們有一個共識,《青年文摘》還很弱,要想做大做強,必須在思想上緊跟團委的步伐,才能避免一些令人遺憾的事,所以這方面比較嚴格。
但認同是一回事,試探底線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十二月刊才主打政治抒情詩。
這就是一個小小的試探。
林曉光知道這些,既然有丁抗美這個大院子弟兜底,他就保留反對的意見,見沒法阻止,便順水推舟。
不過,他覺得這些人在作死,心中萌生退意。
但什麼時候退出,還不一定。
十二月刊發行,便要準備一月刊,進行編輯工作。
他忙著創作,填補之前挖的坑,就在這時,鍾文璋再次來訪。
“小光,我要走了。”
“文哥,你可是來去匆匆啊。”林曉光忽然想起《刀劍如夢》這首歌,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何時能相逢。
“沒辦法,領導動動嘴,下屬跑斷腿。”
林曉光覺得這廝很可疑,兩次回北平,太刻意了,第一次來的時候,五月份,全國文聯正要開全委會,這一次過來,十二月份,剛好要開黨的中央全會。
這不能不讓人多想。
他思忖著,便說道:“雖然我知道你不是為我專程過來,而是有很重要的任務,但我還是感謝,你能來清華看我,告訴我好訊息。”
他盯著鍾文璋的眼睛,很是誠懇。
鍾文璋無奈,停下腳步,說道:“小光,你就別試探了,我是不會說的。”
林曉光眯了眯眼。
文哥前幾天來清華找他的時候,他就出言試探過,可惜被滑不溜秋的文哥撇開話題,今天再一次試探,沒想到竟然直接承認,但還是不肯說。
不過這對他來說已經足夠,便適可而止。
“好,我不問了。”他輕笑一聲:“文哥,還是像上次說的,出版的事暫時算了,電臺廣播版權,這事可就麻煩你了。”
“嗯,知道。”鍾文璋點點頭:“你還有什麼要交代的嗎?”
“沒了。”
林曉光沿著大路往前走,聽到天上飛的鴿子嗡嗡嗡叫著,忽然轉身對他說:“你辦事,我放心。”
鍾文璋當時一愣,然後噗嗤一聲笑了。
良久,他才止住笑意,恢復平靜,一本正經說事:“其實我有好訊息告訴你。”
“什麼好訊息?”天有些冷,林曉光緊了緊圍巾。
“這事說來話長。”
鍾文璋嘆口氣:“之前報社裡有過爭執,當時商報不死不活,便提出恢復副刊,對這事,很多人反對,但總編一力支援,最後還是恢復,很多人都提心吊膽,現在政策明朗,證明恢復副刊是對的。”
“所以?我的好事和這有關?”林曉光認真聽。
“這七個月來,商報銷量翻了三倍,擴大了商報的影響力,報社上下對你很感謝,總編託我向你轉達謝意,所以決定漲你的稿酬。”鍾文璋笑眯眯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