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寫關於知青的小說,目的很明確,引起知青們的共鳴,打動這些人。
隔一天,在學習班結束之後,清華文學社召開擴大會議的時候,他就說起這事。
“為什麼九月刊的青年文摘很受歡迎,因為我們打動讀者,準確地說,是打動讀者中的知青。”
參加會議的人若有所思。
他繼續說:“讀者都來自天南海北,龍江的有,南雲的有,胡建的有,西疆的有,都是工農兵子弟,這裡面絕大一部分人,都是知青,遠的老三屆,中間的新五屆,近的後五界,我們只要抓住這部分人,青年文摘就成功了。”
“可是看九月刊,關於知青生活欄目佔比重比較小,我們是要擴大嗎?”劉燕追問。
她就是知青,不過沒有去北大荒,而是去的南雲邊疆,青年文摘裡關於知青的文章,讓她一度落淚。
其他人聽到這個問題,齊刷刷盯著林曉光,包括重新履職的朱建軍。
“不用。”
林曉光搖頭:“內容上擴大一些就可以了,欄目不用,就拿現在的知青故事、軍營歲月、農村天地來說,前者全部都是面向知青的文章,軍營歲月欄目中生產建設兵團佔很大一部分,農村天地中也有不少關於插隊知青的。”
“要是知青比重擴大太多,青年文摘不如改名叫知青文摘得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教室鬨堂大笑,劉燕也不禁臉紅。
潘虹擺擺手,咳嗽一聲,等教室安靜之後,掃視著眾人,緩緩開口:“為期一週的學習班圓滿結束,同學們都很不錯,順利透過學習,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貫徹落實雙百方針。”
頓一下,潘虹看向場中的林曉光:“就像曉光同學做的那樣,在現有九月刊的基礎上,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把青年文摘做好,就是我們的主要工作,其餘部門圍繞編輯部,全力配合這件事。”
社長定下調子,常務副社長更是雙手支援,其餘五位部長也都知道深淺,更多的副部長和骨幹,當然不會傻乎乎的反對。
於是事情就這麼定下了。
青年文摘是眼下很多學生的談資,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好評,當然也有不同意見。
就比如陳建功嘴裡的一些人。
這一天,林曉光去北大讀者協會,路上撞見他,兩人還算熟悉,之前他就有對陳建功約稿,經歷過青年文摘的火熱,陳對林更是不陌生,因為他是名聲鵲起的青年文摘總編。
“小光,我正有事跟你說。”
“啥事?別是新一期的約稿,被五四文學社截胡了吧?”林曉光隨口開玩笑。
陳建功就有些不好意思。
“是這樣,有人跟我說,你們青年文摘是搞大眾文學,搞下里巴人,裡面的作品,文學性不強,有的太俗,叫我別給你們寫稿,我呢,當然沒答應,不過《未名湖》那邊放不下,我現在只能給你們連載這一部。”
“沒事。”林曉光搖頭。
大眾文學,和精英文學,從來都是死對頭,就像文藝電影和商業電影。
只是他沒想到,戰爭來得這麼快。
……
喜歡大時代1977請大家收藏:()大時代1977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