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實權部長們,都在這裡學習,可《青年文摘》團隊卻沒閒著,他們按照林曉光的指示,由趙子瑜領導著,很快將五百份社刊印好,下一步就是對外發行。
這時,幾個學校也傳來訊息,讀者協會籌備好,在建立了。
清華文學社將林曉光停職學習,他無法履行編輯部部長的職責,可卻不能攔著他在課餘時間,去做別的事,比如創辦讀者協會。
在對祁明遠的行動之前,讀者協會就已經開始了。
就創辦讀者協會這件事而言,其實很簡單,首先是找一個,或者幾個創始人,基於共同的興趣和愛好,湊足人數,決定好開辦章程和經費來源管理辦法等,再去找一位專業指導老師,最後去學校社團團委註冊。
讀者協會並不需要多大的專業素養,這個是清華文學社的外圍讀者組織,只要愛好文學,都可以加入,幾乎沒有門檻,人數方面,多多益善,稍微控制一下不要太多就行。
於是,他把組建這個社團的任務,交給身邊親近的人。
按照六度空間理論,兩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透過六個人,任何一個人就能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所以,即便他身邊最親近的人,只在這幾個學校,但透過彼此的關係網,卻可以覆蓋整個北平各大高校。
比如,楊藍在北大,她們一宿舍都是北大的,梁振道老婆也在北大,再加上她們一寢室的人,即便不用林曉光出動他認識的北大中文系那一幫人,北大靠這些人就能去組建北大的讀者協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人大也是,林曉芸作為全校的學生會副主席,辦一個讀者協會,再容易不過。
上學期,她在北師大上課,認識不少北師大的學生,所以讀者協會這邊,也交給她們來,北師大便搞定了。
再加上上次坐車熟識的農大王為民,農大搞定,還有林曉光二爺家的一個堂兄,今年考到北理的林衛東,北理也搞定了。
這樣,清、北、人、師、理、農,未來的北平八所985搞定六個。
此外,還有在京唸書的長安籍的老鄉們,透過他們,差不多北平高校都齊了。
北平電影學院也不例外。
北影林曉光是親自率軍出擊,透過長安老鄉同學會,然後,認識未來的大導演張一謀,《貞觀長歌》的導演吳子汼,大攝影師顧長未,趙飛和侯泳,託他們才成立北影的讀者協會。
在一個電影學院搞讀者協會,聽起來有點搞笑,但還是成立了。
捱到九月下旬,當林曉光還沒從學習班畢業時,《青年文摘》第一刊正式發行。
透過編輯部下的發行處,以及文學社下的外聯部,兩個部門聯合起來,再加上由陳一鳴成立的清華讀者協會,以及北平大學生讀者協會,對北平各大高校大規模發行《青年文摘》。
500份,免費發行。
各大高校讀者協會是重中之重,300份交給他們,100份留給清華和北大內部消化,100份由外聯部交予其他高校文學社團。
如此,青年文摘的風暴正式來襲。
……
喜歡大時代1977請大家收藏:()大時代1977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