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而足。
總而言之。
大隋朝在楊廣這三年的大力整治下,發展得民富國強,路不拾遺,家家戶戶都是手有餘財,倉有餘糧,史稱,《大業之治》。
……
……
楊廣站在長城上,迎著塞外的風沙,俯瞰遠方。
這。
已經是他第十次來這裡了。
他來這裡,是想仔細衡量,如何遏制住北面突厥部落的不斷擴張,當然,突厥人暫時還不敢越過長城南下,可是,他們的馬蹄,卻已經踏遍了茫茫大草原的任何一個地方。
草原。
遊牧。
是楊廣心中的一枚釘子,讓他想起來就會緊緊攥著拳頭,咬牙切齒。
他會想起那些黑暗的日子裡,來自異族入侵給華夏大地帶來的傷,楊廣絕不允許類似的事情,在他手握天下的時候出現。
楊廣也深知一句話: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他知道。
大隋帝國與周邊的這些遊牧民族遲早都會開戰,而一旦開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楊廣最近半年來得很勤,他手揮馬鞭,意圖遠方。
首席大太監王東洋,很瞭解楊廣的心事,他欽佩陛下的壯志雄心,但也自知,軍國大事,他一個太監,幫不上忙,他能做的,唯有好好照顧好陛下。
王東洋悄悄遞過一件厚厚的鑲金龍袍大氅過來給楊廣:“陛下,風大。”
楊廣沒動。
王東洋立刻小心翼翼地將大氅替楊廣披上。
這時。
楊廣忽然揮動馬鞭,指著遠處茫茫的大草原對王東洋道:“東洋,你看那兒……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那兒,就是大草原,水草豐美的地方,再往北走,那兒有一個美麗的湖泊,叫做貝加爾湖……
那裡,都是我們的地方!”
王東洋立刻點頭:“陛下所頌詩歌,乃是樂府民歌。
據奴婢所知,昔日,東魏權臣高歡,曾率兵十萬,從晉陽向南攻西魏之玉壁,孰料出師不利,折兵七萬。
後。
返回晉陽,軍中謠傳高歡中箭危亡,高歡遂帶病設宴面會大臣。
為振軍心,高歡命部將斛律金唱《敕勒歌》,遂使將士懷舊,軍心大振。
此詩歌,頗具胡人之風,不知陛下今日吟唱,所為何故?”
楊廣點點頭,他的眼中,泛起了一層波瀾。
“寡人是想,人無害虎心,虎有噬人意,北面的突厥,已漸漸有了尾大不掉之勢,是時候,斬草除根了。”
楊廣咬著牙,將斬草除根四字,一個字一個字從齒縫中迸出。
喜歡我要當明君之大隋楊廣請大家收藏:()我要當明君之大隋楊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