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
若是替楊廣將大隋朝好好捋一下的話,其實,也很簡單。
不外乎就是。
如今,他已經將大隋朝的中樞神經系統,設定成了三省六部。
1,三省之一中書省,宰相為原越國公楊素擔任。
這是大隋朝的一大政務中樞,手握掌握行政大權,兼掌軍事大權,直接對皇帝負責。
2,門下省,宰相為吏部侍郎裴矩擔任,楊廣認為,裴矩是個人才,大力提拔,讓他與楊素平起平坐,這一下讓裴矩實在受寵若驚。
裴矩也直接對皇帝負責。
主要與中書省同掌機要,共議國事同時還負責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有封駁之權。
裴矩其下,設有黃門侍郎、給事中、散騎常侍、諫議大夫、起居郎等官,楊廣提拔了一大批忠心的人,一一安插在裡面。
3,尚書省,宰相為原大理寺少卿趙元襲。
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轄四司,共為二十四司。
楊廣非常器重趙元襲,趙元襲年輕有為,精力充沛,處理事情老實穩重,所以,楊廣對他重點提拔,直接將他提拔到三宰相之一的高位,趙元襲,也直接對皇帝負責。
另外。
軍隊方面。
楊廣大力改革,每一州設一軍,長官稱帥,九州之內,共九州九帥,分別是:
1,冀州,刺史楊鴻,境內設大隋第1軍,元帥為楊廣的貼身四大護衛之一的大隋猛將,來護兒。
2,兗州,刺史符榕,境內設大隋第2軍,元帥為麥鐵杖。
3,青州、刺史盧按,境內設第3軍,元帥為大將劉方。
4,徐州,刺史周泯,境內設第4軍,元帥為大將周法尚。
5,揚州,刺史趙京,境內設第5軍,元帥為大將長孫晟。
6,荊州、刺史高遠,境內設第6軍,元帥為大將高進。
7,豫州,刺史錢益,境內設第7軍,元帥為大將韓擒虎。
8,梁州、刺史楊韶,境內設第8軍,元帥為大將韋孝寬。
9,雍州,刺史楊伯賢,境內設第9軍,元帥為大將拓拔雄。
大隋境內,九大元帥,每一位元帥帳下,都有數十員大將,其中,師長級將官三員,副職將官、參謀若干;旅長級三員,副職或有或無……這些,都是大隋王師的骨幹,是整支軍隊的核心,而這些骨幹,又直接聽命於兵部及尚書省,若有調動,令行禁止,實在是效率一流。
真的是帥管將、將管尉、尉管兵,恰如九隻拳頭一般,指哪打哪。
另外。
楊廣為了把軍隊抓好、管好,還特意定期召開會議,統一九大元帥及高階將官的思想,讓他們時刻不忘秣馬厲兵,警惕不懈。
軍隊這一塊,絕對得重視。
另外,在這三之間,楊廣還命各州都建設了頗具規模的軍馬場,選優質馬匹雜交繁育,九軍之中,每一軍都訓練了一支裝備精良的騎兵隊伍,每一支,都足足有三五千人之多,雖然,放於一州之中,並不起眼,可是,若有戰時,將九州的騎兵集中起來,那可就是一支數萬人的精銳騎兵,絕對可以大殺四方的。
至於兵源方面,楊廣也採取了九年兵役制,確保軍隊士卒的年輕精壯化,平時加強訓練與管理,保證做到不戰則已,戰則必勝……
至於民間。
民間,楊廣大力鼓勵工商業與製造業,從政策上給予優勢,技術上給予指導,資金上給予幫助,楊廣還令戶部在九州之內設立了官方銀莊,具體到縣,按照現代金融、銀行的管理方法進行管理……
等等等等。
諸如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