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其它小說 > 無終仙境 > 第二章 八卦鏡和桃木劍 (1)

第二章 八卦鏡和桃木劍 (1) (第2/3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魔君之淚 [綜]審神者是個毛絨控 [綜英美]拯救中二進行時 種田天下第一村 鬼妾 軍婚太纏人:首長,放肆愛 離落半夏失塵年 陛下在上:棄妃不承歡 系統之美女天后 乖乖到我懷裡來[電競] 重生成八零大佬的炮灰前妻 我可能是個假仙丹 (快穿)冥君總是不和離 你若微笑就是晴天 我不想變成奧特曼呀 仙醫嬌妻又甜又颯 帶著倉庫到荒島種田 神鬼劍士外傳 紈絝少爺,囂張妃 [綜]女僕的修養

蛇妖正往廟中噴吐雲霧,突然捱了一鍘刀,又驚又怒,想要掉轉頭來一口吞下傻寶祿,但是它有一半鑽進了破廟,也不能倒退而行,首尾不能相顧,困在門中掙脫不開。傻寶祿可不管那一套,使出渾身的蠻力,掄起鍘刀又往下劈,幾乎將蛇妖斬為兩段。大蛇全身是血,轉頭從牆上出來,撞塌了半邊土牆,一頭鑽進了廟門旁的荒草叢中,轉眼間蹤跡全無。

傻寶祿傻仗義,他看崔老道和張小把兒躺在廟中全身浮腫,跑去找乞丐首領討來解藥,二人身上的浮腫這才消退。張小把兒死中得活,打算去“福聚成”擺一桌,報答崔老道和傻寶祿兩位的救命之恩。

說到“福聚成”,那可了不得,是清朝末年天津衛“八大成”之一。“八大成”是指八個大飯莊,都帶個“成”字。“福聚成”在這八大飯莊裡又是頭一大,不接散座,只辦包席,出入者皆為達官顯貴。張小把兒到關外挖棒槌發了財,報答他們這二位,當然要去“福聚成”。

傻寶祿是個沒底兒的飯桶,崔老道也是饞鬼,誰不知道“福聚成”的南北大菜,什麼叫山珍海味,什麼叫烹龍煮鳳,他們這輩子沒吃過,聽完了口水直往下流,想去是真想去,但是去不成。為什麼呀,因為崔老道吃批殃榜這碗飯,自稱看殃看得準,怨煞之氣為殃,他說他能看見,別人誰都沒見過。如今的人必定認為,崔老道一個批殃榜的江湖術士,自稱會看殃,多半是鳥兒屁股插雞毛——愣充大尾巴鷹,若不說些嚇唬人的言語,如何能在天津衛混飯吃?這叫“話是攔路的虎,衣服是瘮人的貓”,江湖中人吃開口飯,全憑嘴皮子掙錢。不過在以往那個年頭,上至王官,下至百姓,沒有不信這個的,這叫“一處不到一處迷,十處不到九不知”。

崔老道掙紮著起了身,他說,若不是傻寶祿出其不意,在廟門斬了蛇妖幾刀,他和張小把兒焉有命在?奈何關東山的大蛇還沒死,這口怨氣不小,只怕還要找上門來報仇,那時他們三個人必定死無葬身之地!

張小把兒和傻寶祿聞言大駭,忙說:“我二人但求不死,全憑道長吩咐。”

崔老道說道:“既然如此,咱也別尿炕不說話——光在這兒滲著了!”

【5】

崔老道能有什麼法子,他如果對付得了關東山的大蛇,剛才也不至於那麼狼狽。去找城中的乞丐頭子也未必降得住此蛇,想來想去,還是出去躲一躲方為穩當。

於是,崔老道帶上張小把兒和傻寶祿,出了餘家大墳破廟往南走。往南全是漫窪野地,成片的荒草蘆葦,少有人跡。三個人匆匆忙忙走在路上,天將傍晚,忽然腥風大作,他們轉頭一看,但見身後的荒草一片片往下倒。關東山大蛇在後追了上來,不肯放過他們三人。

張小把兒和傻寶祿大驚失色,一沒想到關東山大蛇來得這麼快,二是曠野之中不比破廟,別看廟破,卻可以擋一擋關東山大蛇,如今落在漫窪野地,那可逃不掉了。

崔老道說:“你們別往後看,想活命就趕緊跟我走!”

張小把兒和傻寶祿不得已,又跟著崔老道往前跑。三個人逃到一處,但見五株槐樹,枯枝虯屈。那全是枯死的老槐樹,樹幹都空了。日暮黃昏,殘陽如血,枯死的老樹形似幾個餓鬼,既悲涼又可怕。

傻寶祿背上崔老道,和張小把兒三個人一起跑到五株枯樹下邊。崔老道告訴其餘二人,趕快上樹。張小把兒和傻寶祿一看,枯樹還沒蛇粗,又不怎麼高,等關東山大蛇過來,還不是一口一個將他們三個全吃下去?

到這會兒可也來不及多說,三個人剛上了枯樹,關東山大蛇已然追到,對著他們張開血口。三個人心寒膽裂,忽見殘陽之下湧起一團黑雲,那是成百上千的老鴉。南窪曠野,多有枯樹荒墳,老鴉奇多。關東山大蛇前半晌捱了幾刀,躲到河邊舔傷,發覺破廟中的三個人要逃,它也不顧傷勢未愈血跡未幹,在後邊緊追不捨,沒想到遇上這麼多老鴉。老鴉紛紛飛下來,狠啄大蛇身上的血肉。關東山大蛇在破廟中吐盡了毒氣,此刻同群鴉相鬥,不免落了下風,雖然張口吞下幾十隻老鴉,卻擋不住老鴉太多,再想逃可逃不掉了,有如被一團黑雲罩住,任它翻轉騰挪,始終無法脫身,轉眼間血肉俱盡,僅餘殘骨。

張小把兒和傻寶祿在枯樹上看得驚心動魄,到這會兒才明白過來,崔老道帶他們逃到此處可不是慌不擇路。聽崔老道一說,方知五株槐樹形同五鬼,關東山大蛇追到這兒,剛好湊成“五鬼擒龍”的形勢,合該它氣數當盡,枉死於群鴉之口。

待到群鴉散去,三個人下得樹來,撮土為爐,插草為香,拜了一盟兄弟,說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崔老道唸咒打殃,張小把兒和傻寶祿找來鋤頭,在五株老槐當中刨了個墳窟窿,用來掩埋殘骨。怎知挖出一個東西,把哥兒仨都嚇壞了!

崔老道跟他這兩個兄弟起了誓,今兒個在五株枯樹之下見到的東西,誰也不能說出去!

張小把兒是我的曾祖爺,他到關外挖人參的傳說,我以前聽過的只有這麼多。當然是沒完,上半部分是“張小把兒挖人參,傻寶祿斬蛇妖”,下半部分還有“伏虎莊夜盜烈女墳,崔老道跑城追屍”,要往長了說,也該有“陳家溝伏魔,華陽宮取寶”。

我這都是聽崔大離說的,崔大離是崔老道的後人,他說話往往誇大其詞。據我所知,我的曾祖爺是到關外挖過棒槌,也跟崔老道拜過把子,並非崔大離胡說,但是說遇到什麼妖怪,我可只聽崔大離一個人說過。那是我們平常在一起胡吹閑聊的話,他怎麼說,我怎麼聽,我也不拿他這些話當真。

我感到奇怪的是,崔大離明明說過,“張小把兒挖人參”之後還有一段“崔老道跑城追屍”,但是他每次說到這兒都不肯往下說了。我不知道他是故意勾人腮幫子,還是覺得說出來不叫本事。

當時我可想不到,崔老道在一百年前埋下了多大的禍端,以至於在一百多年後的今天,又不得不提起“崔老道跑城追屍,夾龍山伏魔取寶”這段故事。

【6】

後話不提,先說崔老道在餘家大墳批殃榜,一轉眼就過去了一百來年,改朝換代不在話下,餘家大墳也變成了大雜院兒。清朝末年,這一帶還是出了名的亂葬崗,除了墳頭就是水溝,特別不幹淨,主要是扔死孩子的太多了。

要說哪來的死孩子啊?有舊社會窮人家生下孩子養不活的,也有橫生倒長的死胎,或是打掉的鬼胎,大的小的都有,反正是多了去了,全往墳地旁邊的水溝裡扔,撿都撿不過來。因為那會兒的人們迷信,迷信什麼?民間迷信送子娘娘有三位,頭一位送來的可以養活,第二位送完了經常後悔,第三位送的全是偷生鬼,夭折早死的偷生鬼應該扔得遠遠的。不知道是打什麼時候開始,城裡頭死了孩子就全往餘家大墳後邊的大水溝扔。

新中國成立之後,扔死孩子的餘家大墳改為“1號公墓”,有了官稱了,俗名叫“小蘑菇墳”。20世紀50年代末遷墳動土,公墓遷到了別處,當初的墳地蓋起了許多平房大雜院兒,當年的餘家大墳破廟,先是改為水鋪兒,往後又成了挑水衚衕的一個大雜院兒,崔老道的後人還一直住在這兒。當時我已經開始了我的“倒爺”生涯,家裡的房子給了別人,回來沒地兒去,只好住到崔大離家。

崔大離當時三十多歲,閑慣了成天混日子,東對付一頭,西對付一頭,撐不死倒也餓不著。他本來在南市筒子樓住,前幾年跟媳婦兒離了婚,如今同崔奶奶住在北屋。

挑水衚衕這個大雜院兒,二門隔開前後兩院兒,後邊是破廟改的四合院兒,前邊是50年代後蓋的水鋪。後邊人少,前頭人多,有幾家是剛搬進來的,我都不認識。進屋先跟崔奶奶說了半天話,她在我小的時候帶過我,我們兩家有幾代人的交情。這要說起來,那可沒個完了,我對這些陳芝麻爛穀子的舊事兒也是所知不多。好不容易等崔奶奶唸叨夠了,老太太讓崔大離幫我收拾屋子,自己去準備切面,張羅著做炸醬面。

我等著吃炸醬面,想起剛才一進院兒,看到前邊不大對勁兒。

前頭有兩家住對門,一個東屋一個西屋。我們這個坐北朝南的兩進四合院兒分成前後兩段,當中隔了一道二門,前院兒的東屋和西屋等於是東南屋和西南屋。過去老天津衛講究“有錢不住東南房”。不僅東南房不好,西南房也不好,冬不暖夏不涼,西南房夏季潮濕悶熱,東南房寒冬陰冷招風。在舊社會,有錢的人家絕不願意住這兩個死角。

挑水衚衕灶頭大院兒前邊的東南屋和西南屋,都是去年剛搬來的兩家。我從前邊經過,看見東南屋住家門楣上釘了八卦鏡,西南屋住家門楣上高懸桃木劍,想不明白這是要唱哪出兒,降妖還是捉怪?

【7】

按輩分說,我比崔大離差一輩兒,要管他老孃叫聲“崔奶奶”。論歲數我也比他小,但是我們倆一向沒大沒小地胡論,當時我問他:“前邊兩家搞什麼名堂?”

崔大離說:“別提了,缺了德倒了黴的兩家,鬥上法了。”

我聽得一愣:“挑水衚衕真是臥虎藏龍,如今都什麼年頭了,還有人擺陣鬥法?”

崔大離告訴我,前邊住家多,幾乎每間屋都擠上三五口人,東南角房主是賣菜的三哥,剛搬進來不到半年,三哥夫妻倆下邊有個兒子,上邊還有個姥姥,不是孩子的姥姥,是三哥的姥姥。兩口子起早貪黑賣菜、賣水果,全家都是外鄉人,小孩沒戶口,也不上學,成天跟在爹媽屁股後頭賣菜。挑水衚衕全是幾十年沒有翻修過的老房子,一大家子人剛搬進來,當然要換換門板、糊糊頂棚。換門板的時候,三哥為了便於菜筐搬進搬出,給門上多開出半塊磚的量。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 親君笧 若再來一次,仍願愛上你 聊齋之後三百年 難說清白 惡魔寶貝蠢萌媽 偷心盜賊之極品小仙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