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花又稱曇花, 只在夜裡盛開,一個多時辰便會枯萎,香氣清淡而素淨,有月下美人之稱, 花朵大, 色澤多呈現出溫潤的白,如同一塊美玉精雕細琢出來的一般, 極其漂亮。
蕭如初調變的香, 需要一味香氣來醒香,倘若用得不好, 這香便會失敗, 她思索了半天,才想起當初在這院子外, 牆角有驚鴻一瞥的瓊花。
如今那香氣傳來,顯然是瓊花恰恰已經盛開了,蕭如初循著那香氣往前走去, 果然在園子門側的角落裡,看見了一叢瓊花,上面簇擁著幾朵瑩白的花骨朵,彷彿在夜色中能散發出光暈來。
蕭如初緊走幾步,又將燈籠點起,昏黃的燭光照在那半開的瓊花上,如同上好的羊脂玉一般,美輪美奐, 令人不由為之驚嘆。
她在旁邊守了一會,直到有幾朵花已經完全盛開了,可以看得見其中淡黃的花蕊,那香氣漸漸濃鬱起來,這才伸手摘了幾朵下來,迅速將花瓣往中間攏起來,再取出帶來的紅繩將花瓣密密纏住,打結,放入袖袋中,這樣是為了防止香氣散去。
就在這時,忽然院牆內傳來吱呀一聲,粗啞的門軸轉動的聲音,蕭如初手中的動作微微一滯,那聲音距離她太近了,彷彿就在身後一般,即便是她,心中也不由一驚。
蕭如初迅速抓起一旁的燈籠來,往後看去,只見那園門居然開了!門後走出來一名白發蒼蒼的婦人,打了個照面,兩人都愣住了。
蕭如初是沒有想到,這兒居然真的住了人!之前唐懷瑜不是說,秋聲園中沒有人住的嗎?
那老婦人見了生人,面上露出些驚惶之色來,立刻往後一縮,動作靈敏地簡直不像是她這個年紀做得出來的舉動,然後門咣地一聲又猛地合上了,緊接著,門後傳來上門栓的聲音。
倒彷彿是很怕蕭如初一般。
為什麼?
蕭如初將燈籠稍微舉起來,燭光照的範圍便稍微廣了一些,她發現宅子門口放著一個碗,那碗上面布滿了陳年的汙垢,缺了好幾個口子,當中放著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待湊得近了,才看清楚那是一個幹巴巴的高粱餅子,還燒糊了。
這說明是有人定期來送食的,很顯然,方才這老婦人是出來拿這高粱餅子的,然後不巧撞見了過來摘瓊花的蕭如初,這大半夜的,說不得她受的驚嚇要比蕭如初更多些。
住在這裡的人究竟是誰?
唐懷瑜上次來這裡是做什麼?
蕭如初在門口站了一會兒,這才懷揣著滿腹疑惑原路返回去,待到的明清苑時,一院子的人都找瘋了,玉綴幾人見著蕭如初回來,這才大鬆了一口氣。
玉綴道:“奴婢就出去一陣子,回來見小姐不在,玉露也是一問三不知,叫奴婢好生擔心。”
玉露委屈道:“小姐不讓我跟著,我如何能知道小姐去了哪裡?”
蕭如初笑道:“今兒天悶得很,我去了花園散散心,你們不必緊張,再說,如今不是回來了麼?天色不早,你們都去歇下罷。”
玉露並疏桐吹綠三人便去了,玉綴跟著蕭如初進了正房,伺候她梳洗,小聲道:“方才二房那邊鬧起來了,好大的陣仗。”
說起二房,蕭如初便想到了今天遇到唐懷瑛的事情,心中不由一陣不適,卻也不好說出來,只是順著問道:“鬧什麼?”
玉綴道:“彷彿是二少夫人同二少爺吵架了,一路鬧去了正房大院兒,闔府都勞動起來了,也不知究竟是個什麼事兒。”
蕭如初想了想,心中略微猜到了七八分,遂道:“明兒便是端陽節了,也是熱鬧。”
“可不是呢。”玉綴笑著接話,忽然又嗅了一下,問道:“小姐身上好香,是什麼香?怎麼沒聞過的?”
聽了這話,蕭如初才想起袖袋中的瓊花,連忙取了一張幹淨的絹帕,把瓊花一一擺放在上面,玉綴見了,訝異道:“這是……瓊花?”
蕭如初仔細整理好那些花瓣,這才道:“正是瓊花,拿來入香是很不錯的。”
她說著,又取來清水將外面輕輕沖洗一遍,再將綁縛的紅繩解開,霎時間幽幽的花香傳了出來,充盈在整間屋子裡,沁人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