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綴提醒道:“小姐,那便是老爺與夫人所住的東跨院了。”
唐府的面積確實大得很,她們走了小半刻鐘才到,等到了院子門口,只見四個總角小廝垂手而立,老遠見了蕭如初過來,便有人入院子內稟報去了。
過了一會,便有一名身著青緞衣裙的丫鬟迎出來,笑吟吟道:“原來是三少夫人來了,夫人在屋子裡等了好些時候呢,就盼著您來,快快請進。”
蕭如初便隨著她進了宅院,進門便是一面影壁,待進了裡面,才發現這是一座三進的院子,庭院當中有一座穿堂,地上放著一架紫檀木大理石屏風,待轉過了屏風,後面便是三間小廳,廳後便是正房了。
那丫鬟引著蕭如初往小廳中坐了,才坐下,便有幾名丫鬟奉了茶果上來,其中一人笑道:“三少夫人來了,快去請夫人。”
另一名接道:“綠梅方才已經去了,恐怕過一會子就來。”
她話音一落,便聽見廳外有人聲傳來,遂笑道:“呀,夫人來了,想是□□著三少夫人呢。”
蕭如初忙站起來,便見幾名丫鬟簇擁著一位婦人進廳來,說是夫人,柳氏的年紀卻並不大,許是保養得宜,看上去竟如同二三十歲的婦人一般,只是略顯富態些,面容也和善,見了蕭如初,便笑著道:“方才還在想著你幾時過來。”
蕭如初連忙告罪道:“讓夫人久等了,原是我的錯。”
“不急不急,”柳氏笑眯眯的,又問道:“可去了老太太那裡不曾?”
蕭如初微微垂了眼,怯生生道:“還不曾,只想著東跨院近些,便先來夫人這裡請安了。”
“好好,瞧著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柳氏上下打量著她,面上的笑容愈發和善了,又關切問道:“來了府中,可還習慣?”
蕭如初溫聲答道:“多謝夫人惦念,一切都好。”
柳氏又笑問:“院子裡的丫鬟婆子們伺候得可還盡心?若有不得當之處,千萬要同我說,這些奴才婢子們,若是一個沒管好,便能欺到主子們頭上去了,該打該罰,你只管教訓便是。”
她說著,又好似想起了什麼似的,問一旁的丫鬟道:“綠梅,明清苑裡頭,是哪些人在伺候?”
那名叫綠梅的丫鬟聽罷,便恭聲回道:“回夫人,都是在三少爺跟前伺候的老人了,一個叫疏桐,一個叫吹綠的,還有一個李嬤嬤,另外便是三少夫人帶來的兩名貼身丫鬟了。”
“人可是少了些?”柳氏微微皺起眉來:“如今懷瑾也算是正經成了家的,這三個人確是少了,兩個嫩丫頭片子,一個老嬤嬤,如何能經得起事?若是人手不夠,到底還是委屈瞭如初。”
綠梅回道:“夫人說得是,前些日子我也去正房院兒那邊問了,三少爺這邊是該再撥幾個人過來才是,只是正房院兒那邊回複,說是如今各房的院子裡都不夠人,待過些日子,府裡招了新人,教管妥當了再給明清苑撥過去。”
蕭如初連忙道:“多謝夫人費心了,明清苑倒也沒有什麼要忙的,人手想是能夠用,若是給大家添了麻煩,如初心裡實在過意不去。”
聽了這話,柳氏便笑了,拍了拍她的手,道:“果然是個懂事的孩子,不過你來了我們唐府,斷然不會短了你的,該有的,一樁樁一樣樣,都會照著份例來,絕不會有偏頗,誰敢欺你,只管與我說道便是。”
蕭如初忙應下了,謝不絕口,柳氏又道:“不過有一樁事情,你可要放在心上。”
正題終於來了,蕭如初打起精神,溫順應道:“夫人請講。”
柳氏問道:“在家中時,可識得字?”
“粗識幾個。”
“那便妥了,”柳氏笑道:“我唐府這一家子,根深樹茂,往上數數,祖輩上也是出過大官大賈的,到了如今,老爺當家,雖然不敢自誇大富大貴,光宗耀祖,但是養著這一家子人,倒也還過得去,人一多,這事情也就多了,唐府門風頗嚴,有祖上傳下的家訓,要仔細遵守才是,平日裡謹慎言行,三從四德,這是必不可少的,想來你從前在家中也是學過,我也就不多說了。”
說到這裡,她便對一旁的綠梅道:“去取家訓來。”
綠梅應了,不一時,便回轉來,身後跟了兩名丫鬟,手中各捧著兩卷書,每卷足有一指厚,邊緣還泛著新鮮的灰白色,想是剛印出來不久的。
柳氏見了,便吩咐道:“過一會子,給送去明清苑裡去。”
兩個丫鬟應下了,柳氏正欲再說話,卻聽廳前有一名丫鬟進來,通稟道:“二少夫人同二少爺過來了。”
蕭如初注意到柳氏只是微微頷首,並沒有說話,端起一旁的茶盞,喝了一口,綠梅這才便道:“請二少夫人和二少爺過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