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容不得肅野烈多思多量,可見其高聳兩肩而聚全力灌與手臂,猶是如始初硬了翅膀欲翱翔的獵鷹,旦是此後,他便奮而抵之。
兩人的比試就此便至白熱化的交點階段,閒暇之人再不覺得閒暇,兩隻眼睛時看遙鷺,時看肅野烈。
彈指一揮間,一效火花的寒光驟綻,眾座更耐譁然,便是緊見合全身之力抵擋遙鷺的肅野烈不知何故地朝前踉蹌了去……
以此恍措之間,遙鷺便帶巨風般地移步瞬移到了肅野烈身側,趁其不備便是一腳從肅野烈尚還未穩的小腿掃去,痛感即是於肅野烈腿間傳達,險令他就此倒下,幸是他身形較穩,但也沒躲過上身的晃動,只這一時的差池,冰涼的刀鋒就已置於咽喉……
休矣!終是休矣!
本應雷鳴萬掌的殿內忽然陷入沉寂,原是看者尚未及回神,唯是洛鴻禹領先他人地恢復如常,他那呆滯了晌久的臉上也終顯鬆快,他拍案而起,不止地拍掌叫好,“好,當真是好。”
轟然,殿中連帶著爆發出拍掌之音,綿延不絕許久。
“大王!”嘩啦一聲,尚還保持持刀可封他人之喉的遙鷺聽到洛鴻禹之音方是速速掀然收回大刀,轉而做禮。
“嗯,”洛鴻禹由衷的笑意是難以裹藏,瞧那微微出須的黑鬍子都隨著顫動上搖,他背手而俯看遙鷺、肅野烈,兩人大試一場,亦是大溼一回,那汗水在此時更是不勝出冒,伏動快疾的胸膛亦宣示他們對這一小試的認真於努力,洛鴻禹斂去笑容,道,“你們皆是辛苦了,且作禮言和,再好生入席將息吧!”
“是。”得此罷,遙鷺便轉腳復看去肅野烈,他恍恍不可自拔,低頭而思,非是將適才的一幕翻來覆去地想了一遍方得以大悟,彼時遙鷺已看來,道,“這麼些年,於你這般年歲的少男與我相較,你是初個與我接招這般久的,著實是不凡。”
心中的梗塞消除,肅野烈方抬頭相對,這一眼各自都褪去了小試之時的“敵意”,多了分平常之態,他以禮回之,道,“遙將謬讚,是遙將手下留情了,若是不凡,怎會連借力打力都未想到。”
“那是時勢所迫,若於初始便用,你也不會這般意念行事。”遙鷺埋頭一笑,罷而言告。
此刻的遙鷺倒是十分的令人貼合,具顯和藹,肅野烈不知可與之說何地點頭又搖頭,而後請道,“且去了這大刀回席吧。”
“嗯,”遙鷺悶聲而回,肅野烈已先一步地退而放回大刀,看其俊拔的身影,些微不可磨滅的記憶碎片難以遏制地再度重疊腦中,一時顯露於臉上,頗是神傷。
盡獲顏面的洛鴻禹早端而坐之,見遙鷺未動,雖是未見其傷神之色,但終覺是有何緣故,便是揮攏了衣袖,朝其談笑自如道,“遙侯,你可要在那兒站著?不歸去飲上幾盞?”
“大王笑話了,臣這就歸置大刀。”遙鷺即是循其看去,已去了往日不消的傷懷,道,而後便走向等候最後一把大刀的男奴之地去,正與肅野烈擦肩過。
“爹,小叔,”肅野烈且還帶了些挫敗歸席,多少有些不可道出的敗落感,只做強笑於肅野羌案前禮道。
肅野烈一來,觀戰未轉目的肅野羌便徐然起身,肅野烈將其敗感帶來的消極之心掩藏得不落痕跡,可恰是由此,肅野羌更能看透,微微含笑地拍了拍他的肩臂,又著手替他拂去沾於臉上的墨髮,道,“小烈,莫有介懷,爹之前便說了,這不過是小試,只當練手;亦可令你覺己不足,進而做改,可不要你反之來消沉,可知?”
本覺自己可以將這些隱匿,奈何還被肅野羌看出端倪,一舉透徹,肅野烈復又瞧去古那都和古那穌,二人對其眨眼點點頭,想想肅野羌的話,他忽覺輕快許多,道,“是,我知道了,爹。”
“這便好,”肅野羌甚慰地點而道,肅野烈則笑而入席歸到了自己案處。
此番小試之曲後,九鑾殿的空氣又是流動不少,於美酒食品之間,間接於樂舞之隙,洛鴻禹一一關心詢問著五族近況,若是聞得天災人禍,人人沉痛,倒是有模有樣,若是聽得些趣聞軼事,便是引得一殿鬨笑……
田野阡陌貫穿的路道上,步履緩慢的洛昭寒隨著中年男子行走許久了,望卻四遭,所到之處皆是休養的田地,隱有丘陵小山在那田土盡處坐落,洛昭寒提裳跟走,已覺近午時,不免微急,問,“仁兄,不知何時可至?”
中年男子一直走於前面些,由著洛昭寒腳疼,他未走太快,小步與他高大的身子顯些許不勻稱,聞其所問便止了步伐指道,“就快了,姑娘看前方已有炊煙,等過那個矮坡便可見我們村。”
“是這樣,”洛昭寒抬臂著手遮於額前望去,確見有徐徐煙霧繚繞,中年男子口中的矮坡僅在前方不及十米處,路途應不遠了。
如此,兩人便繼續默默趕路,半會兒的時候即過矮坡,洛昭寒適時地前視,果是見到一處不大不小的村落,家戶已生柴火,煙囪徐出濃煙,因由其周邊丘陵小小山居多,令整個村落都似處在大山的雲霧之間。
中年男子愈加地放慢了腳速,漸漸與洛昭寒平持而進,也不知是沒何話說而略顯尷尬,還是善心為使洛昭寒放心,他使手四處比對著,道,“姑娘看我們村乃分二對,中截有一大道便是連右方天水河岸上來路,直指南方。”
雖有些煩瑣,洛昭寒還是跟其所言看之,細察村落當如中年男子所道,那大道直是將這村落一分為二,向前穿過足多丘陵之界,望不到頭;側右看去,于田野阡陌與丘陵相接之帶隱見有平坦之路,延綿伸至村前就與她腳下此道相交重合而直入村中。
見此,洛昭寒這心才全然地放下了,安安穩穩地隨著中年男子進入了右方的村中去,因著是午時,又值秋後,村中的小道少有人出現,他們極快地便到了一處茅屋前,有籬笆圈成的小院,院內幾多枯枝在圃,中年男子停於此笑道,“姑娘,這便到了,請進。”
喜歡我有一曲請君聽請大家收藏:()我有一曲請君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