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火明暗
“這位女君的第一任夫君是自小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少年婚配,情綿意長,怎奈好景不長,竹馬早早病逝,青梅無奈改嫁。”
“第二任丈夫是她家中操持給她找的,雖然這段姻緣也能讓外人說得上一句舉案齊眉,可這日子卻是平淡的翻不起一點水花。這位女君整日打點家中上下,與她的夫君卻也只說得上幾局客套話,這樣的日子過著實在沒什麼意思。”
“第三任丈夫是個屠夫,這屠夫家中常年充斥的血腥味和豬的嚎叫,蕭女君說那些氣味與聲音讓她久久不能入睡,便是入睡了也常常睡不好,睡不好精神也就不好,白日裡拿不動繡針看不進詩書,便只好離開了屠夫。”
“自此,這位蕭女君本不欲再嫁,只每日看看花寫寫詩,卻不料門前路過的小童撿了她不慎散落的詩,倒讓她在家鄉小有名氣。有位鄉紳的兒子聽說了這位女君的名氣,便來求娶,蕭女君沒想著再嫁人,自然是拒絕了他的。可這鄉紳的兒子日日來到人家門前來,又是送禮又是問好,時間一長,這位女君就鬆口答應了。”
“可你猜猜後面發生了什麼?”徐複州問。
長孫弦佩撐著下巴,道:“兩人都情誼在時間中被消磨,這位女君被鄉紳的兒子拋棄了?”
“只猜對了一半。”徐複州脫了鞋爬上軟榻,盤腿扯過長孫弦佩蓋在腿上的薄毯一角給自己蓋上,“那女君在蘭亭間向眾人道‘那時的我尚不知,因憐生愛,因怨生恨,人心多變,唯情曾永駐。’”
“她與新夫不過恩愛數月,新夫便另遇新緣,新緣因她哭哭啼啼的不肯嫁進來,新夫就怨她佔著家中的位置不肯放手。這時這位蕭女君幡然醒悟,她道‘世間情愛仇怨,真時亦假,假時亦真,不過都是些迷惑人的把戲’。於是她便索性無系掛與情,隻身向紅塵。”
“蘭亭中又有文人道‘女君來路坎坷,想來也會在夜半暗自傷神的時刻’,誰知那蕭女君不屑地冷哼一聲,接著便吟了一首王安石的詞:
‘眾人紛紛何競足,是非吾喜非吾病。頌聲交作莽豈賢,四國流言旦優聖。唯聖人能輕重人,不能銖兩為千鈞。乃知輕重不在彼,要之美惡由吾身。’
自此,這位女君便在闕都城中的蘭亭一夜成名。”
“不只如此,這位蕭女君自名曰‘自許’。”
長孫弦佩饒有興致地看著徐複州,等著他的下文,徐複州掀開薄毯從軟榻上下來踩在鞋子上,端起氣勢來:“眾人問起這位蕭女君的名字,她灑脫一笑,而後便聽她道:‘世事語語不肯休,那便自許人間第一流’。”
徐複州掀毯子的時候帶進來一絲涼意,長孫弦佩掖了掖薄毯道:“這位蕭女君倒是一身好氣魄。”
徐複州重新爬上軟榻扯過薄毯跟她窩在一起,道:“能不畏人言,從世間險阻中得到的觀照,莫說是泥岸蓬葦,就是在用卷帙浩繁供養出來的學士們裡,怕也是少有的。”
香爐裡的青煙稀薄了,徐複州跟他講完昨日的熱鬧,又扯到近來闕都城中隱約彌漫的緊張氣氛,他道:“我聽我爹在家中跟其他大臣閑聊時說起邊境的幾個州郡近來好像頻繁有柔古兇民鬧事,邊境駐守計程車兵和這些兇民還起過幾次小的沖突。不過聽說後來柔古竟然將這些人贖了回去,還將這些鬧事的人看管起來,也不知道在搞什麼鬼。”
長孫弦佩想起先前蘇無應跟她提起過的請和一事,虛虛撐著下巴道:“也許是柔古不想再打仗了,想跟大周請和也說不準。”
“誰知道呢。”徐複州撇撇嘴,“柔古與大周打了不知道多少年的仗,死了多少人,這是說請和就能請和的?況且三年前柔古戰敗時柔古王說的那句話,可是聽不出半點要與大周和平相處的意思。如今誰知道他們是在憋什麼壞心思。”
長孫弦佩知道那句話,當初薛硯聽帶領軍隊打得柔古節節敗退,柔古王帶兵倉皇從小路逃走跑回柔古境內,待擺脫追兵後,還遙遙指著大周的土地說:“只要在草原上高高翺翔的蒼鷹不死,就早晚帶領柔古子民打下大周!”
徐複州見長孫弦佩微微蹙眉,以為她在擔心不久後會打仗,寬慰她道:“不過你也不用太擔心,不管他們憋什麼壞心思,既然大周能打敗他們一次,就能打敗他們第二次。”
兩人同蓋一塊薄毯還是讓這塊薄毯顯得有點無所適從了,長孫弦佩點點頭,笑著壓下兩人身後薄毯的邊緣。
外面日頭降下來,屋內越發暗沉,香爐裡的香燃盡就要熄滅,徐複州從薄毯下面鑽出來整理了整理衣服打算離開。
長孫弦佩繫上衣帶要送他,道:“你下次來了直接叫醒我,我若是不醒,你還要一直等著,本來能跟你一起去的集會也都錯過了。”
徐複州邊往外走邊道:“你若是不醒,我等你到天黑也沒什麼,反正也算你陪我了。”
出了暖閣,又穿過一條暖廊,徐複州攔下長孫弦佩:“就送到這吧,外面冷,剩下的路我自己走。”徐複州看長孫弦佩腳步不停還要送,就伸手用力把她推回暖廊,“我來過你府裡多少次數都數不清了,還不至於不知道出府的路。你別送了,我走了!別送了!”
說著徐複州三兩步跳下臺階,沿著院子裡的小路大跨步走了。
“路上慢點!”
徐複州沖她擺手:“知道了!”
近來闕都城內的巡檢增加了許多,往常宵禁時間到了街上還有沒來得及回去的人,也只是被巡檢催促著快些回去,現在宵禁時間到了就直接不再允許還有沒回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