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好不好的,用嘴說沒什麼用,拿點真東西來,人家還用冊子記下來。
孟夫人知曉蔣家富貴,蔣夫人出自名門,便是孃家親弟弟亦是進士,兒子是太學生,丈夫還只有她一個女人。她這樣的人,恐怕一輩子都沒什麼太大的煩惱。
她看著錦娘道:“我沒什麼大事,多謝您關心了。”
錦娘隨意叮囑幾句就立馬回去了,聽羅玉娥問起,她擺手:“人家的事情,人家願意說咱們聽著,人家不願意說咱們也別問。我以前也是對什麼事情都好奇的很,後來才發現,所有的家務事都是一團亂麻,少聽,聽了還把自己氣著。”
“倒也是這個理。”羅玉娥微微感嘆一聲。
母女二人感嘆一回,錦娘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又倏地道:“這一個月天天早上吃麵,總覺得肚子和臉圓了一圈,不成,今日開始,我得少吃些。”
羅玉娥不贊成道:“吃就吃吧,吃多了才有力氣。”
錦娘看了一下天生苗條的母親,扼腕道:“您和弟弟是天生的瘦人,吃什麼都不會長胖,我這樣的,多吃一些就容易發福。俗話說千金難買老來瘦,我不要很瘦,但是若是和以前一樣,不知又生出多少病來。”
“也是,那等會兒我們吃粳米粥吧。你知道你為何容易發胖麼?因為我和你弟弟愛吃稀的,你愛吃幹巴的。我們早上一碗小米粥,一顆煮雞蛋就很好了,你早上非得吃那種面,要不然就吃煎夾子,幾日不吃就嚷嚷說肚子沒吃飽。”羅玉娥對女兒身材也是心裡有數。
日後,錦娘也開始了吃小米粥雞蛋,中午還是二一一減肥,晚上十六加八,反正,提早把飯吃完。不像以前那樣還要等蔣羨一起吃,二人每次吃很久,所以她越吃越多。
如此這般兩個月後,她約莫瘦了十斤左右,在園子後面的天平秤上,對面加秤砣,她差不多從一百一十斤,瘦到一百斤了。
蔣羨晚上睡了的時候,還能摸到她的骨頭,“娘子,你怎麼瘦了許多啊?沒事兒吧。”
“無事,就是前些日子總吃麵,要不晚上就吃好些肉和菜,我得為我自己的身子考慮,如今輕盈了許多。”錦娘笑道。
蔣羨則道:“娘子,你也太有毅力了。”
錦娘心想這歷來減肥多半是有錢有閑的人能夠做到的,就像她這次減肥為何沒有脫發什麼的,就是吃的東西蛋白質豐富,中午吃到是清蒸的鱸魚,兩樣青菜,小半碗飯,要不就是幾片牛肉,尋常人家也不好這麼吃。
如今宋代還沒有紅薯玉米這樣的雜糧,但是也有粳米、蕎麥這樣的雜糧。
平日蔣羨多半在衙門,寧哥兒在太學,也就她和定哥兒兩個主子,若羅玉娥和魏雄過來時,就他們夫妻和定哥兒吃一鍋,廚房按照她的吩咐做就成了。
最重要的是,她現在除了每日白天固定一個時辰做做針線打理家務,平日就是看書,很是輕松。
年底,範莊頭的兒子範大郎代替父親過來的,四百畝的租子,除此之外還有錦娘要的柑橘,水産等等。姚掌櫃今年未來,因為錦娘已經收到他的信,同意把今年的利潤擴大邸店,好在還有塌房的一千二百貫和金梁橋的七百二十貫。
如此今年産業收入也有兩千六百六十貫,再有蔣羨的收入,除去今年耗用多些,也攢下一千貫,共計也有三千多貫。
年貨打理完,錦娘給了三十六貫賞錢,六匹絹布、兩壇會仙樓的酒,一塊好皮子賞給範大郎。
範大郎得了這些,先在京中過年,他是頭回來,劉豆兒招待他一番,又說等雪化了再回去,今年留下來過年雲雲。
錦娘這裡則帶著年禮親自上門探望女兒,幾個月不見,筠姐兒已經有八個月的身孕了,大腹便便的坐下來都忍不住挪挪腰腹。
“從蘇州專門運過來的太湖銀魚、䰾魚、白魚,白蝦,這些魚不能吃一樣的,得用水缸養著,常常換著吃。還有姑爺不是愛吃鰣魚麼?正好有糟的鰣魚,還有一起糟的鵝掌和柑橘酒,我也帶來了,鵝蛋我也帶了一簍。”錦娘絮絮叨叨的說著。
筠姐兒聽著覺得很溫暖,尤其是嫁人之後,她才知曉原來不是每個家庭都是像她家一樣的。即便是魏夫人很疼魏七郎,可也沒有她娘這麼設身處地巨細無遺的為她著想。
她又道:“娘,這些我等會兒讓她們送去廚房就好,您過來陪我說說話。”
錦娘自己搬了繡凳坐女兒旁邊,她還打了個哈欠:“惦記著要過來,早上都沒睡好。”
筠姐兒很是心疼,她又道:“您今兒就留下來吃一頓飯回去吧,好不好?我一個月也是無趣的緊。”
見女兒殷殷期盼,她也只好答應下來。
魏夫人聽說了,對遊媽媽道:“你吩咐廚房做幾道三姑太太愛吃的菜送過去。”
遊媽媽趕忙下去吩咐。
殊不知另一個親家鄔娘子今日也上門了,她當然是因為女兒生了兒子,快百日了,所以提前過來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