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說你每日讀完書,還得吃宵夜麼?”
魏七郎點頭:“是啊。”
“那你喜歡吃什麼?”
“我愛吃梅花湯餅,但是隻有在冬天才能吃到。”
錦娘笑道:“這梅花湯餅開胃理氣、清肺熱,若是做的好,對身體也很好的。”說完她心想,這小孩還挺會吃的,梅花湯餅可不是直接在湯裡放梅花就好,還很複雜,一般是先把梅花洗淨、切末,用檀香煎汁,和梅花末、麵粉混勻做成餛飩皮狀,再用用梅花形模子在皮子上鑿取梅花形薄片,最後把梅花形薄片放入熬好的雞湯中。
二人說了些話,又低頭抄寫經書,過了一個時辰,魏夫人悠悠的醒了過來,錦娘忙讓人餵了鹽水進去。看她還是很虛弱,不讓人挪動,只是讓再把大夫請來。
魏夫人醒來就見錦娘坐在身邊,再看到魏七郎也在這裡,心中稍安。但見錦娘絲毫不居功,等大夫說無事,只需靜養,她便帶著她的蓮臺觀音繡像離開了。
還是心腹告訴她說這次全賴錦娘主持大局,當然這心腹此次也收了錦娘私下送的一對二兩重的金鐲子,不遺餘力的說著她的好處:“咱們都慌了手腳,隔房的八太太還說要不要準備壽材,是三姑奶奶探了探您的鼻息,又把她的蓮臺觀音請了過來,讓我們拿了鹽水過來,親自在這裡和七郎君一起抄寫經文。我們本以為也是唬人的,沒想到您還真的醒了。”
“這般說來,還真的仰賴她了。”魏夫人道。
心腹笑道:“可不是。”
魏夫人看了那心腹一眼:“這兩年我和她相處,見她這個人是有好事不會湊上來,但關鍵時刻比家裡真正的親戚倒是還要靠得住。”
心腹雖然說錦娘好話,但也怕魏夫人懷疑自己,忙道:“您說三姑奶奶是為了和咱們家結親嗎?”
魏夫人搖頭:“我試探的問過她關於筠姐兒的親事,她說娃娃親指婚並不可靠,不如等女兒長大些,看她性情如何,再擇一相配的。”
心腹沒有做聲,又聽魏夫人道:“其實蔣家一門雙進士,蔣羨還如此年輕,官聲極好,才幹也很不錯,家境也非常殷實。”
……
錦娘這邊回來之後和蔣羨提起此事,忙道:“這魏夫人和鄔娘子是姻親,若是鄔家大老爺舉薦你,那就太好了。”
“娘子真是深謀遠慮。”蔣羨也是不得不佩服錦娘,她看起來不似別人那樣一下就和人家關系搞好,但是細水長流總能找準機會。
但話說回來,娘子若是不會繡觀音像,或者手裡有錢,不會做的那般一氣呵成。
至於魏夫人好了之後,錦娘又去探望了一回,則赴劉大娘子之約。
劉大娘子見到紀夫人和錦娘都微微頷首,幾人遊玩了一番,錦娘不必開火,早早就做好了,只等在旁邊說話:“我也不太擅長庖廚,便只做了些下酒菜,大娘子莫怪罪。”
“你這是哪裡話,不過是作個耍子罷了。”劉大娘子道。
錦娘心想雖然之前有段時間二人關系不錯,但如今她丈夫官位高,自己要小心說話才是,故而笑道:“我還是真羨慕您,刀功那般好,這荔枝白腰子的做法怕是我一輩子也學不會了。”
聽錦娘這般奉承,劉大娘子只微微一笑,她這樣的大族女子,行事含而不露,惱人或者不惱人人家也不知道。
紀夫人吭哧吭哧做了一鍋雞湯出來,不知放了多少山珍人參在裡面,她也不管別人喜不喜歡,反正圖個貴就對了。
倒是藍氏做的蔥白潑兔算得上很拿的出手了。
藍氏本乃勳爵之女,家世不凡,性情又率直,原本錢娘子在的時候,她二人都在錢娘子麾下,如今藍氏得了劉大娘子青眼,錦娘也為她高興。
很快藍氏就成了劉大娘子的座上賓,錦娘這邊知曉蔣羨和韓效關系不錯,她也不必走夫人路線,只是面上過的去就行。
往往夫人交際,都是為了促進家族男子往來,但若男人們已經熟識,錦娘也偷個懶。
果然,重陽節時,韓效邀請蔣羨一起登高,二人微服出行,錦娘正好把新衣裳給他換上,又道:“要不要背詩袋出去?你們這些讀書人總是一時興起就吟詩作賦。”
“娘子,我要揹你以前給我的的那個詩袋去。”蔣羨非常喜歡錦娘做的詩袋。
錦娘笑道:“好,我幫你裝上。還有點心、帕子、荷包,讓下人拿著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