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子清卻望著他瞧,這是她第一次聽到,劉之衍有過招賢納士的想法。
若劉之衍毫無野心,哪裡會對朝中勢力動向如此瞭若指掌,他這是想坐穩他的太子之位了!
長安城的謝家女要成為太子妃的傳言,傳得有鼻子有眼,彷彿確有其事情。
驪宮這邊,劉之衍的冠禮,馬不停蹄地準備著。
若是按照慣例,他們這一行人理應回長安,在太極殿或是東宮舉行。但考慮皇帝太後的身體抱恙,加之劉之衍本人的強烈要求,最後一切從簡。
驪山有座恢弘的正殿,是皇帝處理公務的正式場地,此地重新做了修繕,用作加冠的場所。
瑞雪霏霏,將天地鋪灑得雪白純淨一片。
五品官員之上,服緋色官服的文武重要官員,以及皇室宗親皆在。漢白玉石階下方,眾位官員,排列得整整齊齊,嚴肅恭正。
劉之衍著明黃太子衫,在宰相及三師的帶領之下,走向慶帝。
慶帝端坐高堂,一身極為正式的袞冕之服,接受劉之衍及百官的跪拜。而後,慶帝賜給劉之衍一枚銅魚符。
這個贈禮,沒有被寫入流程,因此劉之衍十分吃驚。
“這是一枚可以號令千人的銅魚符。”慶帝只是微微笑著,眼中藏著期許與嚴厲,並不多言。
既然從此有參政的責任,自然也有保衛疆土的責任,手中無兵不成事。
慶帝允許劉之衍今後擁兵千人,這是十分他信任的表現,劉之衍心中感懷,他神情一肅,恭敬一拜。
皇帝與太子之間和諧如此,於江山社稷,是莫大的祥瑞。
連這漫天的飛雪,也有了吉祥的寓意,彷彿啟示未來將會風調雨順,家國安寧。
在場百官目睹這一切,無一不為之動容。
站在東宮官署這一列的應子清,遙遙打量眾人的臉色,端莊大方的竇皇後,與一臉疏離的安景王,都把情緒收得極好,看不出喜怒。
正殿的禮儀,走了整整一上午,下午是相對自由的活動時間。
作為有責任有擔當的男人,騎射需要經受一番檢驗,劉之衍要去驪山獵場,做射禮開場。
這種場面,禮儀性質很重,太子所騎的白駿馬,馬身花裡胡哨地披了層明黃錦緞,長長地垂下,籠馬的韁繩,也是由象徵高貴的紫繩所繫。
射禮是沿著道路跑幾圈,劉之衍需要在奔跑中,射出三箭。
箭矢越是靠近靶心,說明他的騎術射技越好,難度系數非常高。
要是射偏了,落在地上,也沒有重來的機會,同時,這一幕會被史官記錄在案,供後世嘲笑。
如果是膽子小,對自己技術不自信的人,早就鬧著取消這項射禮。
之前禮部的官員,作過這方面的暗示,劉之衍沒有拒絕,反而欣然接受。
長角吹奏,儀式開始。
換了身短打皮裘的劉之衍,額間束了明黃發帶,箭筒裡裝了三枚白孔雀長尾羽,在飛揚的雪中疾馳。
劉之衍縱馬的速度十分快,明黃發帶在空中劃出靈動的弧線,當他跑了一圈適應下來,便開始搭箭拉弓。
這是他的強項,不需要如何認真,彷彿信手一拉,箭矢在頃刻間,飛向紅色靶心。
有侍衛極快的跑過去驗靶,高聲稟報:“正中靶心!”
劉之衍射出三箭,侍衛報了三次“正中靶心”!
欣賞到這一幕的官員們頻頻點頭,臉上流露淡淡笑意。
即使看到這麼激動喜人的一刻,現場仍舊安靜嚴肅,這裡是不允許歡呼吼叫的,不然應子清真想替他喊一嗓子。
劉之衍玩得這一複古又莊嚴的射禮,實在太帥!
周圍聚集了一些武將、公子哥或是小武士,今天他們可以到這個驪山獵場,秀一下自己的武藝。
今日的獵場裡,放了不少奇珍異獸,即使沒有被高官看中,打一兩只回去,也是一頓難得的美味佳餚。
劉之衍下了馬,身上還帶著剛才疾馳在雪中的寒氣,他朝應子清走來,帶著笑意:“你喜歡什麼?靈鹿,還是蒼鷹,我給你獵一隻。”
在獵場上飛馳後的無拘無束感,如有實質一般,在他身上形成一股天然強大的氣場,他看起來格外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