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茶除大紅袍)銷售額、利潤及所佔比例”、“1200萬27.1.9”
“大紅袍”、“800萬18.2、220萬27.5”
“鐵觀音”、“1000萬22.7、180萬22.5”
“茉莉花茶”、“600萬1”
“正山小種”、“200萬4.5、15萬1.9”
“天山綠茶”、“400萬9.1、25萬3.1”
“白毫銀針”、“200萬4.5、15萬1.9”
王強說完,端起杯子喝了一大口茶。“這不就很明顯了麼?”
“你的意思是把利潤貢獻低的都砍掉?”楊昌運問。
“可以這麼說,也可以說是將中高檔的品種和渠道砍掉。”王強回答道。
“確實可以考慮,利潤率太低了。”李鵬飛附和道。
楊昌運拿過表格認真地審視著,生怕錯漏了資料,看得出他很緊張。
王強又說:“以巖茶和大紅袍的表現來看,即便渠道分隔,也是有很大利潤空間的。而鐵觀音的渠道應該可以跟茉莉花茶共享。其他三個品種如果在去年就不做的話,你雖會損失800萬銷售,但也只減少了55萬利潤。人工方面你還可以精簡或抽調出來,支援另外品類的業務,應該是有很大益處的。”
良久,楊昌運才提問說:“那公司如何能持續發展?”
“從幾天的觀察和了解的情況看,我的建議是:一、重點開發並掌握更多的巖茶資源,並推廣培育技術,包括適合半巖茶的産地及資源。當然,這要結合種植的實地情況考慮,也是為了更大程度地推進産量。二、把銷售人員及渠道分為高階和一般業務兩個板塊,只承載巖茶、大紅袍、鐵觀音及茉莉花茶四個品類。三、建立品牌。以品牌為主導,在保證品質的基礎上,適當地提高利潤水平。四、繼續發展對外貿易及業務。出口創效的機遇很好,世界的舞臺也很大。五、在有可能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收購擁有省內鐵觀音或茉莉花茶資源的小型企業。”王強寥寥數語便道出了許多重大問題的破解之法。
楊昌運非常信服,他問谷小雨:“記下了嗎?”。
“記下了。”谷小雨應道。
“王兄,這些說法所言極是。還有什麼可以向我提議的嗎?”楊昌運又問道。
“一番遊歷下來,我倒是覺得有個資源你完全可以利用起來。”王強說。
“盡管說。”楊昌運很坦誠。
“正所謂靠山吃山。你們武夷山坐擁這麼好的資源和人氣,完全可以拓展一個以茶文化為主題的産業延伸專案啊。當然,不光是休閑,還可以把茶道、茶知識都囊括進來,我想慕名而來的遊客一定會欣然前往,說不定還能對巖茶的推廣和銷售起到很大作用呢。”王強笑著說。
楊昌運起身向王強鞠了一躬,說:“王兄受拜了。今日之言,如他日功成,再容後謝。”
王強連忙起身回禮,說:“昌運兄言重了。既來之則言之,謬誤之處勿怪。”
這一幕把旁邊的李鵬飛逗笑了,他說:“你們就是酸。說點實在的,中午吃點什麼啊?”
“想吃什麼只管提。”楊昌運爽快地說。
“我就想吃點土菜,尤其是小菜,如果有點辣椒就再好不過了。”王強終於忍不住說出了自己心中的念想。
“好,我盡力找。那還是得喝酒吃肉,來個一醉方休。”楊昌運大聲說道。
中午,他們喝了不少酒,王強只好拜託谷小雨陪王燕四處轉轉。自己和李鵬飛則回到山莊休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