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波覺得有點費力,故意說:“那位姜先生是企業辦的嗎,我想找他問問,他說來這裡辦事可以直接找他的。”
張若成先是愣了一下,接著講翹著的二郎腿收起來,同時換了個坐姿,小聲地對向波說:“他真這麼說的?”
“當然,你當時不是去放魚了嗎。姜先生親口說的,說他就在這裡上班。”向波故意大聲說道。
“小點聲,他是我們局長。那這樣的話,你可以直接找他問,這事由他親自主抓的,千萬別說是我告訴你的啊。”張若成一副很神秘的樣子。
“局長?姜先生是財政局長?那我直接找他恐怕不合適吧。”向波還是很大聲。
“告訴你要小點聲,讓別人聽見了不好。這樣吧,我帶你去他辦公室,你自己問,好吧。”張若成顯得很小心翼翼。
“那就太謝謝您啦,張主任。”向波起身時,向他行了個禮。
張若成收拾了一下辦公桌上的東西,徑直帶著向波往局長辦公室去了。走到門口時,他輕輕敲了兩下,輕聲道:“姜局長。”
“哪位,請進。”房間裡傳來了姜嶽川的聲音。
張若成領著向波走了進去,他說:“局長,您看這是誰?”
向波一動不動地站在那裡,只是看著姜嶽川,沒敢出聲。
姜嶽川定睛一看,開玩笑說:“小向吧,什麼風把你吹來了,這裡可不是回水灣呀。”
向波忙回應道:“那天不知道您是局長大人,真是多有冒犯了。”
一旁的張若成趕緊解釋道:“小向到辦公室諮詢貼息專案的事,我沒具體分管,不太瞭解情況,就自作主張帶您這兒來了。”
“哦,沒關系。你去忙吧,我跟小向聊聊,你幫我倒杯茶給他。”姜嶽川顯得很隨和。他一邊招呼向波到會客區坐,一邊回身將辦公桌上的茶杯端了過來。
張若成麻溜地幫向波倒了杯茶,小聲對他說:“跟局長好好聊,有事再找我,回頭見。”說完退了出去。
向波朝他作了個ok的手勢。
當姜嶽川剛剛坐下,向波就騰地站了起來,慌亂地說:“姜局長,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那天還收了您的錢,真是抱歉...”他飛快地翻著自己的口袋,摸出一些錢來數著。
姜嶽川看到向波如此舉動,大笑不已,還邊笑邊說:“你又沒佔便宜,還把那麼大的魚賤賣給我們,難道還要退錢給我。大可不必啦,趕緊坐下,我還要好好感謝你呢。”
“謝我?謝我什麼啊。”向波一臉疑惑地坐下了。
“謝謝你讓我也釣到了魚,還半賣半送地讓我吃到了那麼鮮美的魚肉啊。”姜嶽川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
“哦,那個水庫的水質很好,沒有汙染,水面也大,魚肉肯定鮮美。”向波說。
“是的,所以說還是環境最重要。要我說,金山銀山都換不來青山和綠水啊。”姜嶽川不無感慨。
“對,就應該重點保護環境。”向波附和道。
“你找我是問什麼事啊。”姜嶽川拉回了正題。
“我是來諮詢今年的貼息專案的,本來準備去企業辦問問,讓張主任給帶來了。”向波不好意思地說。
“來了就來了嘛,我們也算是熟人啦。既然你想了解,我就跟你簡單說說。今年仍是以國企為主,民企這一塊只有五個名額,可現在已經申報的就有五六十家,還有半數是不瞭解資訊的。我們作為主管部門,只能按政策和相關要求來篩選。這個答複可以嗎?”姜嶽川介紹道。
向波還是很好奇。“是什麼政策和具體要求呢?”
“專案指南裡有提出來一些,但不明確。不過我們要綜合考量,比如産業方向、市場前景、專案優勢等等,還要就是剛才談到的環保問題。總而言之一句話,扶強不扶弱。”姜嶽川算是很耐心的。
向波回應道:“您這麼一說,我就非常清楚了。那我們公司應該都符合這些條件啊。”
“你們公司我去過,看起來確實還可以。不過我記得你們是用了鍋爐的,是用煤還是油或者電呢?”姜嶽川問道。
向波一聽,知道姜嶽川關心的是環保問題。公司目前用的就是煤鍋爐,可能會不符合要求,很不利於爭取這個專案。
想到這,他連忙回應道:“生産方面的事我還不太清楚,您知道我也是剛進公司,這個得回去問問,讓您見笑了。”
“好吧,回去趕緊準備材料,馬上報過來。八月份就會定下來,在此之前他們可能會組織實地考察。”姜嶽川盡可能地提供了一些資訊。
“太謝謝您了,我知道該怎麼做了。”向波正準備起身。
“還有個情況你要轉告你們王總。這個貼息專案可不是一錘子買賣,一旦確定下來就會持續支援。現在政策鼓勵發展市場經濟,同樣也支援三資企業發展,以後的優惠政策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好啊。”姜嶽川語重心長地說。
“好的,我一定轉告。”向波起身告辭了。
姜嶽川還在後面唸叨:“找時間還要教我釣大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