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力和牛高峰一起下的海北。因為有約在先,牛高峰非常熱情地照顧著王自力的飲食起居,還說要包攬這次所有的差旅費用,讓王自力在工作之餘吃好喝好玩好。
王自力當然知道此行的目的,深感責任重大。他向牛高峰說明瞭三個意圖,一是根據李國輝提供的情況實地考察各個原料産地的産量以及原果品質,二是充分掌握今年的産量情況和市場行情,並以此鎖定採購的供貨價格,三是要調查清楚李國輝他們是以什麼形式來完成聯合供貨的。
牛高峰聽完,點頭表示贊同,問具體該怎麼做。
王自力說,先分頭行動摸清情況,他來負責萬寧和瓊海,讓牛高峰負責屯昌,之後再回萬寧會合商量對策。
牛高峰自是應承,兩人便各自奔赴實地查勘了。
三天後兩人碰了面,彙總初步瞭解的情況後,得出了大體上的結論。今年雨水充沛,日照也好,沒有受到過臺風襲擾,因此各地都是盛産行情,品質也都不錯。
這三天王自力在李國輝的引領下,跑了五個種植園,包括他自己和朱友佳的,估計總産量在六千噸上下。牛高峰也在葛雲飛的陪同下到了四個園子,估計産量在兩千五百噸左右。綜合來看,貨源是沒有問題了。
王自力認為,今年實行的供貨價不會比去年高,應該以1.2~1.3元每斤的價格成交。
牛高峰非常認同這個觀點。
他們在充分交換了意見並統一想法後,約見了李國輝。
王自力和牛高峰首先向李國輝表達了謝意,感謝他們幾天以來的熱情陪同和精心安排。
王自力問李國輝,是如何聯絡起這些種植園主來的。
李國輝笑著說:“這倒不難,他們基本都是本族在各縣的分支,多少有些血脈親緣。”他還說,正在籌備和朱總、葛總一起搞個專業合作社,這樣就更方便整合資源了。他還計劃在不久的將來成立一家收購公司,才能跟上國內全民皆商的大趨勢。
牛高峰說:“李總真是一方豪強,連想法都很有前瞻性。”
王自力沒有吭聲,他試探性地問李國輝:“李總,今年打算以什麼價格實行交割呢?”
李國輝一臉認真地說:“去年最後的採購均價是每斤1.28元,今年怎麼地也要在1.35~1.40元之間。”
王自力笑著說:“李總,今年的情況我們已經瞭解過了,增産有20吧,你這個漲法就不地道了。”
李國輝急忙說:“怎麼會有20呢?10還差不多。”
王自力馬上說:“是啊,增産了10,你還要提價10,這就沒有誠意了吧。”
李國輝沒有馬上回應。過了有一會兒,他才問:“那你們認為什麼價格合適?”
王自力說:“我們可是帶著大訂單來的,所以我建議觀望一下行情。如果市場價格下降,我們就只能出一塊二。如果持平的話,我們也只能出到一塊二毛五,再多就不好談了。”
李國輝愣了一下,說道:“好吧,我們就看下週的行市吧。”
李國輝走後,牛高峰向王自力建議道:“既然是這種情勢,我們就以一塊三收李國輝自己的,其他人一塊二毛五好了,應該差不多跟去年持平。”
王自力想了想說:“這個主意還不錯。”
釣魚事件過了一週後,向波又跑了趟財政局。
他沒有直接去找姜嶽川,而是先去了局辦公室,發現那個叫小張的人就坐在裡面。
他走進去,裝作很驚訝的樣子打招呼道:“你是...真是太有印象了,早一個多星期見過的。”
姓張的見他這麼一咋呼,抬著頭看著他,覺得是有幾分面熟,便認真回憶著。過了一小會兒,才恍然醒悟道:“你就是那個釣魚達人。來辦事兒?”
“嗯,想來諮詢一下貼息專案。您是在這裡上班的?”向波問道。
“是的,我叫張若成,負責辦公室工作。”張若成站起來,禮節性地伸出了手。
“張主任是吧,真是太巧了。小向,向波,在王爺檳榔公司做行政工作。”向波貓著腰,雙手握住張若成的手說道。
張若成招呼他坐下,幫他到了杯茶水,關心地問:“是來交材料還是有別的事?”
向波回答說:“只是聽說有專案,想先把情況搞清楚再回去組織材料。”說罷,他遞了支煙過去,順手還帶著包檳榔。
張若成接過煙,在桌上磕了磕,往嘴裡一塞。
向波趕緊上前幫他點了火。
張若成輕輕吸了一口,才慢悠悠地說:“申請貼息專案的公司可不少啊,但大部分都是國企,你們是私人老闆吧。”
“民營企業可以報嗎?”向波裝著什麼都不知道。
“好像只幾個名額,不過我印象裡符合條件的三資企業倒有一百多家。”張若成說道。
“那主要是以什麼條件來選拔呢?”向波急著問。
“這塊不是我負責,具體分管的是企業辦,你可以找他們諮詢瞭解一下。”張若成打起了官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