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盡力吧。”王興國回應道。
“我還有個事要跟你商量。”王強說。
“是那個肖朝輝的安排問題嗎?”王興國問道。
“不是,是想給你加工資,你之前拿的三千五吧。”王強說。
“還有這好事兒。是的,三千五算是生産部最高的了。”王興國回應道。
“我覺得不夠,你把生産部的管理和技術人員都定低了。”王強說。
“這不是考慮成本問題嗎,普調的話可不是一筆小開支。”王興國關切地說。
“我們最關心的是什麼,無非是生産出合格的産品。可怎樣保證産品合格呢?關鍵不還是人。只有讓大家身心愉悅、自發自願地融入進來,才有可能呈現出理想的局面,也才會使管理變得更輕松。”王強說道。
“那你的意思是?”王興國沒敢往下說。
“我的意思很明確,大幅提高工資標準,但一定要引入考核。管理人員考核任務指標,技術人員考核産品合格率,生産人員考核生産效率。你怎麼看這個問題?”王強問。
“我...我基本贊同。”王興國有點結巴。
“調整工資標準可是莊主管提出來的,我也認為是個好辦法。但她告訴我,是你不願意把工資水平拉開。”王強大聲說道。
“這個...我當時也沒想那麼多。”王興國知道自己誤會莊曉芸了,自己確實在認識上有偏差。
“你就是不願接受新生事物,榆木疙瘩。我認真跟你說一次,聽到不同意見先想一想,看是不是有道理。如果是合理的,就要盡量給予支援。什麼意見都聽不進,怎麼當領導!”王強故意把領導兩個字說得很重。
“你說的是,今後一定注意。”王興國有點唯唯諾諾。
“接下來,你還是當你的生産總監,但重點抓研發,增加肖朝輝做你的助理吧,由他和李大勇分管生産。至於他和李大勇誰牽頭,你自己定奪。你看行不?”王強說。
“行,當然可以。”王興國欠著身,使勁點頭。
“肖朝輝單位那邊可能還要履行手續,具體到崗時間及安排,你跟他銜接。”王強囑咐道。
這樣一來,生産部的架構基本調整好了,莊曉芸和肖朝輝的問題也得到了妥善的解決。王強回頭將肖朝輝的決定通報給了李鵬飛,他不無惋惜,同時也大度地向王強和肖朝輝表示了祝賀。
王興國終於開竅了。
莊曉芸沒想到會這麼快,她開始暗暗佩服起王強的處事能力來。她馬上與王興國進行銜接,兩人基本達成了一致意見。當然,這個意見還是以莊曉芸的績效考核為主。
莊曉芸隨即向向波傳達了這個好訊息。
向波說:“那整體方案可以定稿了。”
莊曉芸說:“是啊,整訂倒是不要幾天,只有薪酬標準還需要請示一下王總。”
向波說:“那是必須的。”
經過莊曉芸向王強進行彙報和商討後,新的薪酬制度及標準出臺了。
部門總監的薪資調整到了五千,但包含一千的績效工資,用以考核月度任務的完成情況。只是這個級制標準目前只適用於王興國一人,李進軍的聘用是有單獨合同的。
部門經理也調整到了四千,同樣包含一千的績效。適用這個標準目前也只衛霞一個。
部門主管調整到三千五,五百的績效。
上升比較大的是生産技術人員,從之前的二千二提到了三千,也包含了五百績效。
銷售人員的薪酬是李進軍制訂的,是二千五的底薪加銷量提成,保持不變。
而生産工人從一千八的固定工資改成了一千六加計量提成,估計收入將接近二千四。
整個方案調整下來,工資成本增長了30,幅度不小。王強卻認為很好,在這個時期,增強員工的優越感以及對公司的認同感是十分重要的。他需要大家展現出積極進取的精神面貌,努力投入工作,從而切實保障各項工作任務和指標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