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連線非常的麻煩。
就用最簡單潦草的方式來焊接。
這樣子這個內燃機在構造上的問題基本上都解決了,剩下的就是各個閥門開多大、多久的問題了。
擴大進氣口、管道的內徑,一次噴入燃燒室的氣體的量便可以得到控制。
那些殘缺的圓餅,控制扇形所佔的比例就可以控制每個閥門開啟的時間。
主要有五個閥門。
氫氣進氣管上有兩個。
兩個排氣管各有一個。
新鮮空氣的進氣管有一個。
下面是傳動裝置。
氣缸活塞透過閥杆與搖桿連線到一個齒輪上。
齒輪接通一個齒輪組,對車輛的輪子做功。
此外還透過另一套齒輪組對四個閥門以及一個打氣筒進行控制。
至於管道的焊接,馬林實在是覺得頭大。
兩根金屬管道,如何把它們給焊接在一起?
給它們車螺絲,先擰緊螺絲,再拿焊槍焊接麼?
就這麼做吧。
先製作進氣管的下半截。
它是一個豎彎形狀的。
用失蠟法進行鑄造。
就是一大團蜂蠟,先用機床加工成這種豎彎的管子狀。
接著把管子浸入一種特製的黏土溶液,取出來吹乾,再浸入,再吹乾,反覆很多次,直到黏土把這團蠟給包住了。
接著加熱黏土,使得蜂蠟全都流出來。
把黏土給燒成陶瓷。
接著用黏土的空腔鑄造出這種管子來。
至於螺絲,等到鑄造好了再進行雕刻吧。
鑄造很快。
在上部安裝一個橡膠墊片,也很快。
再安裝一個金屬片,給金屬片的軸頂部焊一團錫,防止金屬片滑脫。
到這裡都比較簡單。
在管子下部打通兩個眼,安裝兩個閥杆。
第一個閥杆要用於把上面那個金屬片給頂起來,很容易製作。
第二個閥杆,其實不用考慮橡膠墊片的問題了。
打一個洞,打通管子下壁,也在上壁留個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