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橡膠是用動物膠、豬皮蛇皮碎片、腸衣碎片混合製作出來的。
外觀不太光滑,但是彈性非常好,而且越是厚越是有韌性。
重新倒模製作了一個合成橡膠管子。
重新裝金屬管和氣門芯。
他這種做法。氣門芯要套在一個較細的管子上。
全都裝好之後,打氣的時候便出了問題。
打氣筒與氣門芯之間漏氣。
馬林認為是打氣筒的出氣口的設計出了問題。
那個遇到壓力就收緊的管子裝配難度太高,壓根就不實用。
兩個通氣的金屬管對接,中間有縫隙怎麼辦?
馬林是被這個問題給難住了。
他的製作腳踏車的計劃就這麼被打氣筒的出氣口的問題給難倒了。
在這個世界果然做啥都很難。
如果能夠自行搞定這個問題就好了。
或許連氣門芯的設計都應該進行改動。
只是他沒有思路,他老家的打氣筒給輪胎打氣,是一種非常簡單、容易操作的事情。
那麼兩個管子的銜接到底是怎麼實現的?
如果不能用打氣筒打氣,車輪內胎的存在便沒有意義。
那麼換一種做法。
腳踏車那邊,橡膠管套著一個管子。這個管子帶有多條縫,口徑可以被壓縮,而且外面薄,裡面厚。
在被頂入打氣筒的粗管子的時候,它便被壓的越來越細,直到完全把縫隙給封死。
反覆的實驗,覺得這種辦法也不妥。
先不管這件事。
考慮腳踏車都有哪些關鍵的零件。
首先得有兩個齒輪。
一個齒輪連線到腳踏上。
一個齒輪連線到後車輪上。
然後要有車架子。
接著是兩個輪子。
一個輪子上方連通車把手。
此外車子還需要外胎。
外胎他也能夠用自己這種合成橡膠製作。
他覺得自己可以動手製作輪子了。
每個輪子,外面有個車圈,內部也有個用來支撐輻條的鋼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