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氣筒自身又是什麼原理的呢?
一個筒子,側面存在氣門,活塞向上拔的時候氣門開啟,進氣,活塞向下運動的時候氣門關閉,於是氣體只能被推入下方的輪胎中。
氣門的設計如前面那樣子,一個板子掛在一個洞裡面。
板子上可以包有一層軟橡膠,這樣子覆蓋的時候會更緊密、沒有空隙。
這就是一根管子的打氣筒,並不會省力,打氣的時候必須花大力氣。
金屬管很容易製作,側面開洞並安置氣門也很容易。
連通輪胎的管道的前端不容易設計。
開口處必須接一個金屬塊,方便夾子夾住。
夾子的造型他怎麼都不會記錯。
金屬塊接一個細管子作為出氣口。
細管子外面有一個粗管子。
粗管子如果縱向受壓就會收緊。怎麼實現這個功能?
有類似扳機一般的金屬塊裝在細管子外面。
這個玩意兒花費了不少時間進行設計。
讓它勉強能用的程度花費了他很大的力氣。
製作打氣筒。
安裝出氣管的時候花費了不少時間。
給出氣管前端裝那個金屬頭和那個夾子又花了不少時間。
金屬頭是他鑄造出來的。
又給細管子外面裝了那個能夠透過壓力收緊的粗管子。
越是用力按壓,粗管子收的越是緊,氣門芯的橡膠管與打氣筒的細管子就會連線的越是緊密。
他知道自己的設計不如他老家的打氣筒。
但是他能力有限。
輪胎那邊,氣門芯套在一個細管子上,細管子外面有個可以擰緊螺絲的粗管子。螺絲一擰結實,兩個管子之間便不漏氣了。
打氣的時候,輪胎的管子套上打氣筒的那個細管子,用夾子夾好。
如果細管子底部有軟的橡膠墊,那麼壓力就會使得輪胎那個管子的出口被橡膠墊給堵死,不會出現漏氣現象。
那個能夠因為壓力收緊的粗管子還是有些用處。
它套在橡膠管上,加大壓力,把縫隙給堵的更結實。
打氣筒就這麼安裝好了。
最麻煩的環節是那個受到壓力就會收攏的粗管子。
勉強能用。
給這輪胎打氣。
越是打它脹的越是厲害。
後面明顯比正常輪胎大了一圈。
說明這種合成橡膠的拉力不夠,必須做的更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