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沒學過機械的人,這是個複雜到難以進行想象的問題。
織布機的動作分為這麼幾個:
梭子的左右穿動。
提經棍的上下移動。
打緯板的前後移動。
卷布軸的轉動。、
放線軸的轉動。
只要他有能力裝配出用於計時的迴路,並且懂得怎麼觸發一個事件並把它給終結掉,他就能夠讓這些動作都協調一致,完成織布動作。
當然,每個動作的完成可能也涉及到複雜的迴路,而且可能還涉及到精密度的問題。
比如卷布軸的轉動與放線軸的轉動都應該比較微小,不容易調準確。
而且梭子的左右穿動是各個動作裡最複雜的。
他覺得進行這些思考的時候,自己就像是個中學生正在算算術。
關鍵是他覺得好開心啊。
這確實是真正的技術發明工作。
三百多年前的人就發明出了用機械織布的辦法並引發了工業革命,他不要被為難成這個樣子。
話又說回來,牛頓、萊布尼茲這樣子的大牛是四百年前的人,肯定比他強,他不能以這種標準來衡量一個發明的難度。
計時容易,齒輪的齒就能夠進行計時,蒸汽機的活塞做一次往復運動,算是一個週期,可以被一個齒輪給分解成幾十份或者幾份。
關鍵是計時到了怎麼觸發事件。
開關應該怎麼設計。
他至今沒想出過一個合適的開關。
像是電路,切斷電路、連通電路,便完成了開關工作。
可是齒輪組怎麼完成開關工作?
比如說,連桿裝置,中間給斷開,有一個零件兩端各有一個孔,它被一個棍子給推上去,然後自動的就把兩個杆子給連到了一起。
這樣子就算是開啟了。
那麼怎麼關閉呢?
首先得有個計時裝置計算它到底工作了幾個回合。
然後要能夠把它給斷開連線。
這個計數裝置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
脫離了計數裝置能否也能夠實現應有的功能?
想不明白。
於是別急著想。
手上不停的打磨著鋼珠。
這是要製作腳踏車的軸承。
其實上面那個裝置可以自帶一個連桿轉動一個齒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