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左手把梭子遞給右手,右手把梭子遞給左手,這兩個動作是可以用機器進行模擬的。
梭子左邊有一個洞,右邊有一個洞。
一根橫木,模擬左手,盡頭插著一根向上的較細的圓柱。
圓柱能夠插到梭子左邊的洞中。
這根橫木只需要會四個動作。
向右移動,向下滑,向左移動,向上滑。
它的所有動作就全都完成了。
另一根橫木,模擬右手,盡頭也插著一根向上的較細的圓柱。
它也是隻用學會這麼四個動作,向右移動,向下滑,向左移動,向上滑。
然後這兩個橫木就可以互相間把梭子給遞來遞去。
於是梭子也被穿來穿去,完成織橫線的任務。
橫向移動這種動作是容易實現的。
上下移動這種動作也是容易實現的。
既能橫向來回運動,還能上下滑動,這就有些難度了。
兩側的橫木想實現同步,那是更難。
再考慮到織布有一系列動作,全都要同步,那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這需要非常複雜的齒輪組。
真的設計齒輪組的時候需要一層一層的設計。
比如說,先把左邊的橫木的四個動作都給實現。
然後把右邊橫木的四個動作都給實現。
接著把左右兩根橫木的動作給調成同步。
接著把穿梭的動作與打緯板的動作、放線、卷布的動作都給調成互相協調。
他覺得自己需要個時間軸,每到一個時間點後就觸發一件事,然後進行週期迴圈。
怎麼用齒輪組實現時間軸這個功能呢?
‘觸發’這個詞,在齒輪組上如何實現?
比如說,直接由蒸汽機驅動的那個齒輪,帶動一個杆子轉動,到了某個位置,它就會撥動某個東西。
這個東西必須很容易被撥動,還能自動復位。
他覺得這個齒輪上方可以有一些洞口,裡面懸著一些帶著傾斜的尖的棍子,齒輪帶動的那個手柄經過的時候會把它們給推上去。
這些事件有次序和時長兩個要素。
對這些觸發開關的位置進行調整就能夠體現出這兩個要素。
那麼作為觸發開關的一根棍子被推了上去,上方連線它的開關應該怎麼設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