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則是實驗了三天,只做到勉強能用。
鵝毛筆其實非常的不好使,但是能使就不錯了。
他拿著鵝毛筆試著寫字。
“我叫做馬林,我不知道今天是哪天。我來到這個世界已經超過了兩年,幾個月前我弄懂了怎麼用四根棍子織布,然後我就擁有了粉條能吃,然後也擁有了紙用於寫字。不管是想製作粉條還是製作紙,都需要布。所以織布是我最大的進步。今天能夠寫字,我非常開心。昨天月亮接近半圓,我覺得今天大約是陰曆八月十二日,明天我會繼續觀察。”
寫完這幾行字之後,他的心情大好。
然後又在側面畫了幅畫。
內容是一個豬圈,裡面有兩隻小豬,外面有兩個人正在把草倒入豬圈內。
鵝毛筆畫畫很是不便。
用燒的木柴的炭黑畫,則更是不方便。
他不知道怎麼才能進行改正。
這件事真的奇怪,他居然在這個時候就擁有了紙筆,可以用來寫字了。
他開始感到為難,他到底是繼續向東南方向走,還是留下來從事教育工作。
有紙了,很多紙。
他可以教大家算術、文字。
也可以自己學畫畫,以及找出天生擅長畫畫的原始人,讓他把一些生活場景給畫下來。
這件事如此簡單,真是出人意料。
他先前就對怎麼製作紙進行過一些思考。
當時就知道,應該儘量把樹皮纖維給搗碎,倒入水裡形成漿糊,再用布撈上來一些漿糊,它們乾涸後就形成紙了。
他本來對這個過程是否需要化學物品充滿了擔憂。
現在發現一點都不用擔憂。
壓根就沒用到,過程跟他想象的很類似,而且遠比他想象的更容易。用布把漿糊剛撈上來的時候它們瞧起來就很像一張紙了。
這裡有大人,也有小孩,有了紙和筆之後也都樂壞了,當下最想做的事情便是畫畫。
於是馬林就讓這些人先在地上用樹枝畫畫,誰畫的好便讓他在紙上畫畫。
他想挑選出那種天生就擅長畫畫的人。
原始人不懂得數學,思想淳樸的就像是小孩子。
於是學習畫畫、唱歌、跳舞都會比較快。
所以馬林就希望其中能夠存在天然的畫手。
但是把竹筍村所有原住民加上他買來的那些人都測試了一遍,沒有發現天生的畫手。
只有一個他買來的瘦弱的男青年畫的比較像。
於是馬林便讓他一直畫畫,從早到晚,為的逐漸提高畫技。
馬林自己想拿紙做啥呢?
他首先在紙上寫小學生級別的數學,包括九九乘法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第一頁是十以下的加法,然後是十以上的加法,演示了豎式計算。
後面又有減法。
十以下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