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表現的更好必須多幹活。
而且必須非常的勤勞才行。
他有很多數學內容可以教給這些學生,但是他不知道教了之後真的有用麼?
對於原始人來說,小學數學應該就夠用了吧?
算術能夠算到一千,懂得分數與小數,能夠算矩形和圓的面積,這樣子就足夠了麼?
或者教一下平面幾何,讓他們根據各種公理推算出一大堆定理來?
畢達哥拉斯曾經花錢請一個人來上他的數學課,讓他了解幾何學的美妙,直到後來這個人不斷的花錢來聽畢達哥拉斯的課程。
馬林的初中教學質量非常差,他從未體驗過幾何有多麼神奇,但是他對畢達哥拉斯的那個言論充滿了佩服。
“知識是世界上最特殊的財富,你教給別人知識,你自己的知識卻不會減少。因此傳播知識能使整個世界都富裕。”
馬林經常覺得藍星的畢達哥拉斯至少是牛頓這個級別的存在,是他使得西方的科學興起了,牛頓等人為什麼能夠誕生?是因為畢達哥拉斯給他們開了個頭。
畢達哥拉斯在那個年代開始對數字感興趣,對一二三四五等數字都進行了哲學式的解釋,認為它們是宇宙的琴絃發出的音符,馬林覺得這大約是數學的萌芽,充滿了浪漫主義思想,雖然不得要領,卻寄託了種種美好的想象和期待。
他在當前這個課堂上不知道自己應該教授一些什麼。
他可以教授大家最簡單的勾股定理,也就是畢達哥拉斯定理,讓大家瞭解垂直這個概念。
他覺得大家需要的其實是更為實用的知識。
要是他懂得更多的化學就好了。
浮力原理有什麼用?壓強有什麼用?槓桿原理有什麼用?
目前大家都用不到。
但是如果他能夠認識各種化學物質,大家的生活馬上就會得到改善。
比如說,找到銅、鐵、煤、石油。
他想製作醬油醋,想自己釀酒,想製作水泥和玻璃。
但是目前他最大的問題是,缺少人口。
他的學生還在學習加減乘除。
他的探索毫無發現。
一直有別的部落的人過來,為的是學習各種技術,以及聽課。
馬林表明瞭,自己希望獲得更多的穀子、豆子、薯類,以及各種石頭,尤其是有顏色的石頭以及比較美觀的石頭。
他還希望能夠獲得一些鹽。
他可以一直在這裡從事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