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姑姑的聲音,在皇後的耳邊靜靜地響起。一句話說完,那個守著本分的蘇姑姑再一閃地彎下腰去,又對著皇後福了一福:
“奴婢還有別的事情,要先告退了,太後她老人家吩咐過了,若是皇後娘娘來了,直接進去便可……”
蘇姑姑說完,就轉身離去了,空蕩蕩的路面上,只有輕風靜靜地飄過,然後,輕輕地吹動著皇後一行的衣袂,宛若狂雪亂舞。
“那麼,就謝謝蘇姑姑了。”
看到蘇姑姑離去,皇後依舊神色不動。只是在兩人擦身而過的瞬間,淡淡地道了一句。然後,她轉過身來,就領著眾人朝著太後宮裡走去。
沒有人知道,兩人之間簡短的對話,究竟說明瞭什麼。只有跟在皇後身邊已久的蘇察兒才知道,只不過短短的兩句問答,皇後就已經知道了自己想要知道的所有的事情——
禧貴妃來過了?太後還跟禧貴妃提起了自己?那麼,太後究竟是有什麼目的呢?而禧貴妃,又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來見太後呢?
而太後提自己,又和禧貴妃有著什麼密不可分的關系呢?皇後心裡想著,揣測著,然後,邁開步子,直朝著太後的宮裡,去了……
要知道,這十餘年來,皇後每日裡來雷打不動地陪著太後頌經。一來是為了打發時間,這二來呢,則是做給外人看的——
人心都是肉長的。
所以,才會有了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之類的話。
就如當今帝後的相處一般。只有身為皇後的她,先舉手敬了帝王一尺,而帝王,才有可能還半尺回來——身後後宮之主的她,長年陪伴在太後的身邊,代帝王行孝,那麼,帝王和太後不和的事情,就會迎刃而解——你見過哪一朝的皇後,會違悖帝王的意思,而對和帝王有隙的太後示好麼?
只有極孝順的帝王,只有極懂事的皇後,才會做到這一點,才會長久地陪伴太後,以盡孝心。
所以,無論是現在的帝王,還是現在的皇後,都做得無可挑剔。當然了,並非所有的無可挑剔就是最好的,充其量,只能遮蔽眾人之耳目而已……
遮的是人家的耳目。可是,欺騙的,卻是自己的心。
原來,欺騙也會變成一種習慣,習慣得連自己都不知道要怎麼辦……
當皇後踏進太後宮裡的時候,太後已經開始頌經唸佛了。
泛著氤氳氣息的小佛堂裡,一個身穿著正黃色太後便服的女子,正在背對皇後而坐,只見她身姿挺直,手持念珠,正以老僧入定的神態,默默地靜坐著,口裡念念有詞,也不知道在唸些什麼。
太後的面前,有一隻小小的木魚,右首邊擺著一隻小小因為天長日久的關系,所以,小小的木魚已經是非常的油亮,而且光滑,在這間小小的佛堂之內,閃著溫潤的光澤。
太後微微地閉著眸子,不去看這個不速之客,只是專心地念著自己的經文,彷彿,在這個小小的佛堂裡,佛就是一切,虔誠就是唯一的表情。
透過淡淡的輕煙,可以看出,太後也是個極其美麗的女子——她的頸後的肌膚,還有露在外面的手的肌膚,都是白嫩白嫩的,再看一下她的完美的側臉,相信若是用“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如九秋之菊”來形容她,絲毫都不為過。
當今的太後,曾經是前朝喀拉喀草原上最有名的美人,她的豔名,早在她十三歲的時候,就名滿整個草原。前來求親者幾乎要踏破門檻兒。
可惜的是,她自從十四歲入宮之後,就再也沒有回過那片草原,而所有的關於她的傳說,至今還流傳在那一片大草原上。
而今的太後,則是風韻不減。她今年約莫五十來歲的年紀,身著一套黑色的素衣,修眉端鼻,頰邊梨渦微現,直是秀美絕倫。此時,她的眸子因為是微微地閉著的,她的潔白的肌膚,在這淡淡的清煙之中,和菩薩的塑相相對而坐,顯得寶相莊嚴。
佛堂裡,到處是檀香的淡淡的清香,聞起來舒服極了。厚厚的木門,將這裡和外面的世界都隔絕開來,就連門外的宮人們打掃衛生的手腳,都逐漸地放輕了,生怕驚動了正在佛的太後。
“「須菩提!於意雲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複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