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甄仲秋,甄榛始終有些心緒不寧。她原是想在宮裡再逗留二三日,一來大公主事出宮中,若是有何風吹草動也好第一時間知曉;二來,皇後雖然病體支離,但終究還是六宮之主,有皇後在一日,榮妃便暫時掀不起大風浪,大公主一事日後定然也需要皇後斡旋。
但最終,燕懷沙不同意她留下,甄榛明白他有自己的考量——
甄顏一事剛出,難以料定此事乃是針對甄家還是她一人,後宮暗湧詭譎,朝堂也風雲不止,誰也無法料定是否還會出現新的意外,縱然她在甄府也不見得安全,但有丞相在,至少比在宮裡安全。
何況在大公主一事上,丞相的偏向極是重要,需要她回來探知一二。
得到的結果,雖不能肯定甄仲秋是否無心參與爭儲,但既然他說出這番話,往後便是真的卷進來,多少會有些顧忌。再者,說到底韓家跟甄家乃是姻親,縱使韓家不認這門親事,但甄榛始終是兩家嫡親親的孩子,這血脈的關系是割不斷的。
走到半路,腳步一轉,便徑直去了韓府。
到了韓府,才入了韓府大門,便見一個鶴顏白須的老者步態威嚴的迎面而來,老者的模樣已然年過半百,卻不見半點頹態,眉目間暗藏鋒芒,威嚴自成。
小舅舅很像外祖母,淡雅,柔和,有如清風拂面般的溫柔。而她的母親韓氏麗華,卻更像自己的父親,同樣的驕傲,同樣的倔強,到後來不惜斷絕關系,也不像對方低頭。
甄榛停下腳步,看著迎面走來的韓太傅,有些侷促——她似乎極少會害怕誰,但是外祖父除外,記憶裡外祖父也沒跟她說過幾句話,可那冷冷的眼風一掃,就能讓她像犯錯的稚童見了嚴師,連手腳都不知放在哪裡。
也許正是外祖父的冷漠,讓她從小就不敢接近,生怕會被自己的親人傷害。
這麼多年,她也沒指望外祖父能對自己有所改變,只是作為晚輩,她也不能因此對長輩無禮。待外祖父走近,依舊如往常那般退到一旁,無聲的一禮,算是對長輩的尊敬。
卻沒想這一次,韓太傅在看到她之後,在她跟前頓了下腳步,細細的打量自己這個嫡親親的外孫女。
似乎直到這時,他才第一次好好的看甄榛。
那眉眼,真是跟當年的麗華一個模樣。韓太傅恍然想起了記憶裡埋藏已久的面孔,一時有些恍惚,當年,他的女兒是何等的驚採絕豔,燕京城的繁華也遮不住她的無雙風采。
麗華,他摯愛的掌上明珠……
見外祖父望著自己出神,甄榛有些訝然,也被看得有些窘迫,卻不知是否是自己哪裡不對勁,讓外祖父不滿意了。
外祖父治學嚴謹,為人也極是嚴謹,想當年宣帝還是皇子時,也不知被罵了多少次,現在的六皇子和八皇子更不消說了,只是六皇子也不知使了什麼本事,嘻嘻哈哈,吊兒郎當的沒個正型,外祖父該罵的照樣罵,卻極是喜歡這個皇子學生。
不過這也說明,六皇子確實不簡單。
“榛兒見過外祖父。”
甄榛硬著頭皮,恭敬的喊了一聲。
韓太傅拉回思緒,卻仍是面無表情,點點頭,嘴皮子動了動,忽然說道:“你外祖母近來心神不寧,你若無事,便多來陪陪她。”
聲音冷漠涼薄,卻是破天荒的頭一次主動說話,甄榛呆了呆,幾乎以為是自己聽錯了,可是韓太傅說完這一句,便已大步的出門而去,只聽外頭一聲馬嘶高鳴,有馬車匆匆遠去。
這,算是一個好的開始嗎?
見到外祖母,甄榛才知外祖父說得不錯,仍在沉睡中的韓老夫人一直緊皺眉頭,如何安撫,也扶不平她眉心的川字。聽秀秀說,韓老夫人昨晚醒來一次,醒來就叫著要見自己的小兒子,大夥都不敢將韓奕失蹤的訊息告訴她,結果韓太傅一進來,韓老夫人只看了韓太傅一眼就什麼都明白了。
也許是母子連心,她感覺到自己的兒子出了事,才會如此惶惶不安——
這世上,不管人心詭譎,人情薄涼,母親永遠是用生命愛護孩子的那個人。
這一次,秀秀倒是隻字不提離開燕京的事,從這段時間聽來的隻字片語,她便知道她的小姐也許離不開燕京了,韓奕一事尚未解決,後面不知會掀起什麼風浪,甄榛斷然不會袖手旁觀,還有……懷王待她的心,知情人瞧在眼裡,都知懷王是非她不娶。
情一字,最糾纏。
也許甄榛自己沒有注意,懷王已經是她最大的牽絆,若是真想離開,現在早就能遠走天涯,燕京的紛紛擾擾從此不再沾身。
她也希望自家小姐有個好歸宿,懷王那人瞧著還是能靠得住的,待小姐也算不錯,勉勉強強,她秀秀算是預設了這個姑爺吧。
甄榛不知她心中所想,只望著外面日頭正烈,也不知他們查得怎麼樣了……
這一日,金陽門卻明顯比往常熱鬧。
大公主失蹤一事雖未大肆渲染,但守衛明顯加強,宣帝親自下令,侍衛們不敢怠慢,對過往來者嚴查嚴防;二來,便是跟宣帝新封的昭儀有關,宣帝賜住重華宮,並大派賞賜,宮人們搬著宣帝的賞賜,浩浩蕩蕩的從金陽門路過,很是惹人眼。
侍衛們冷眼看著,暗地裡卻不禁嘖嘖稱奇,皇上這回可真是大手筆,許是因為新昭儀來自丞相家吧?不過皇上一直對丞相寵信有加,如此倒也不算意外。
這時,一個嬤嬤模樣的婦人從金陽門裡走出,行色匆匆,在一眾從外向裡走的人流裡,顯得分外的眨眼。
侍衛們原本也沒多注意,卻是一個新來的侍衛依例喝住那婦人:“站住!”
這一喝,那婦人似是嚇了一跳,彷彿沒料到自己會被攔下來,額上冒出一層薄汗,有些緊張。
她的這一變化,更叫那侍衛心生疑竇,走過來,上下打量那婦人,“你是哪個宮的?去往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