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隔多久,人事同事忽然帶來了一個小年輕,個子挺高,一張娃娃臉,看起來還稚氣未脫的樣子,介紹說這是成本中心總經理賴總,我滿腹狐疑,這人是幹什麼的呢?中心總經理已經是最高領導了,姜總又是什麼位置呢?
我問了問幾個年輕的小同事,他們都不知道,我問那個回流的裝修經理,那家夥雲山霧繞地整出一句“都是我們的領導。”我非常討厭這種說了跟沒說的表達方式。
快下班時,我見到成本總監又問此事。
成本總監說,這就是我們成本中心的負責人,最大領導。
我問,那姜總是什麼位置呢?
總監回複說,姜總不過來了。
我十分驚訝,這是怎麼回事呢?我怎麼一點訊息都不知道。
我心情十分複雜,下班路上趕緊打了2個電話給姜總,無人接聽。
在地鐵上,我又迫不及待地給姜總發微信詢問此事,姜總的回複是“不好意思,沒提前跟你說一聲”,“也是公司最新安排的,比較突然”,“你是有能力有水平的,跟哪個領導都一樣幹得好,是吧”。
我心想,是你拉我過來的,我來了,你反倒不來了,跟著老領導和跟著新領導怎麼能一樣呢,一朝天子一朝臣,古總的領導辛總走了不到4個月,古總就走了,案例就在眼前。
透過開會、私下聊天和訊息打探,我很快對這個成本總經理賴總有了部分了解,86年的,08年畢業,普通本科,並非名校高學歷,工作不到10年,就來遠建坐上了2,憑什麼呀?
我看是憑吹牛,他自己講的和林總面談時,他說自己營銷也行、工程也行、成本也行,最拿手的還是成本,我操!真是好厲害!只不過是施工單位的總經理助理出身,跟著老總看得多一點,就以為自己什麼都懂嗎?
看書的人那麼多,能當作家的有幾個?光看過豬跑,還是不知道豬肉的滋味好吧。
我和這位成本總沒有任何私人恩怨,但是感覺可能氣場不和吧,我看他的娃娃臉上總有一股狡黠的感覺,虛頭巴腦的。
更加覺得公司用人的標準太離譜,老子工作16年晉升1級都難如登天。我年輕的時候,公司排資論輩,我歲數大了,公司開始搞年輕化,可著一批人坑到底,從來不培養、不給發展機會,缺人就空降,外面來的80後總就一定怎麼樣嗎?
老子頸椎病導致手指麻木,都是這麼多年熬壞的,前幾年被“最佳化”掉的一回來就比你級別高,老子苦不哈地望眼欲穿等晉升還沒個結果,86年的小嘎子都是我領導的領導,怎麼能服氣呢?想想之前古總的遭遇,心下真是不平!
想是這麼想,人家賴總又沒有惹到我,各人有各人的機遇,不必為此心理失衡,丁磊32歲就當上了首富,沒什麼好比的,只要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就可以了。
我自己熬心靈雞湯給自己喝。
年度晉升調薪的工作地産那邊已經完成了。
oa發文首先看到集團本部的晉升名單,姜總由資深經理升為總監,仍然是3職級,這和建築集團成本中心總經理可是差著2級呢,我之前也曾疑惑過連升3級的可能性,卻很快被董事副總裁身邊的人可以有無限可能這個理由說服了。
現在看也並不是那麼回事,心裡不免掠過一絲不屑。有傳聞說,是“九千歲”擋了駕,不允許姜總連升3級的調動,現實中沒有出現“張好古”。
間隔2天又看到地産成本部晉升了2個女同事為高階經理,論硬體她們都比不了我,另外還晉升了6個技術通道的同事。這麼大的晉升比例在往年是不可想象的,往年最多晉升2個到頭了,都是前一年績效考評獲得“優秀”的才行,而“優秀”的比例只有5,40個人的成本部剛好2個名額。
這樣看,今年傳聞的改革的確不是空xue來風,都得到了印證,只是我怎麼沒接到任何通知呢,晉升前總要填一些表格之類的資料吧,我的心其實很不踏實,轉念一想,或許建築集團要在地産集團操作之後再啟動吧,可能會晚一段時間,也許吧。
小葉發郵件告訴我說“今年不成文的規定是45歲及以上的不能再晉升3,方工正好45,徹底結束在遠建的職場發展空間了”。
我還真沒聽說過類似訊息,還是小葉八卦水平更勝一籌,這也能知道。
小葉又說“領導都沒有空間了,還怎麼混,她打算繼續投遞簡歷,尋找機會,怎麼也要拿到一個專業經理,現在到處都是總,還頂著一個工程師的名頭,太丟人了”。
我能想象出小葉寫郵件時皺眉瞪眼的可愛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