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此事易也。”
。。。
當五千援軍趕到滎陽時,看到的是闔城百姓、大批流民扶老攜幼挖渠、鑄甬道,校尉徐榮對劉備分散兵力、大違兵法做法感到目瞪口呆、不可思議,更不可思議的是,居然快完工了。
原來關東諸侯強徵兵丁,不少兗、豫、河內百姓不願打仗,四處逃散,雒陽是京城,故而逃向司隸的人特別多,而董卓擔心奸細,下令封鎖旋門關虎牢關、汜水關)。超過十萬百姓滯留在敖倉、滎陽和後世鄭州一帶,天寒地凍,無以為生。
如果放任不管,必然生出民亂,如果趕走,則會強大盟軍,弱小自身。
相比開倉放糧,劉備更喜歡以工代賑,於是就有了兩條甬道、溝渠之議。二十多里雖多,不過1萬多米,十萬人共同努力下,每人不過1、2立方米挖土或築牆而已。
盟軍當然不會坐視滎陽敖倉施工,立即派兵騷擾。此時溝渠甬道已有粗淺規模,吳匡、曹操、喬瑁立即揮刀向施工百姓,老弱婦孺自然向西逃跑,而少量經過訓練的壯丁們,拿起弓弩刀劍,利用複雜的地形與盟軍偷襲隊遊鬥。
待到確定盟軍主攻方向後,劉備軍的精銳才殺出,攻擊盟軍偷襲隊側翼、後翼。
吳匡、曹操、喬瑁計劃透過輪流侵襲使劉備軍疲勞,使修築停滯。可疲勞、流血的多是流民和他們自己的部屬。
血仇一旦建立就不容易消除,來自兗、豫的流民仇恨兗、豫的刺史、郡守發動戰爭、仇恨他們的父母官揮刀向自己,感激雒陽朝堂和劉備給他們開倉賑災。
民心向背,人與人之間的信和不信,有時候如是簡單,劉備只不過用敖倉的糧食,就把別人的百姓迅速變為自己的百姓,同時鍛鍊了新募軍、壯丁預備役。
。。。
董卓得到徐榮的快報,大為讚歎,同時亦憂心劉備勢力擴大、敖倉糧食消耗過多。派專人前往滎陽、敖倉督促糧食,嚴令劉備將糧食運回雒陽。
劉備則採取拖字訣,以軍情緊急為由,減少糧食運輸量、增加運輸隊中的老幼,以戰損為由將馬匹、驢騾全部扣留。
“劉備到底想幹什麼?”董卓大怒,擬派遣女婿李儒親自前往督促。可雒陽的政務千頭萬緒,多數關東人又不得信任,李儒走不開,建議賈詡前往。
。。。
袁紹自濟北起兵,西行過黃河,經東郡,計劃透過冀州魏郡前往司隸河內郡,與河內太守王匡匯合。私下打算效仿“光武據河內”之舊事。
冀州刺史韓馥擔心袁紹假途滅虢,派遣鞠義、張合等部將據守魏郡東側清水一線,使得袁紹不得透過,同時派遣使者聯合新任渤海太守甄儼威逼袁紹北面,令袁紹再次陷入困境。
喜歡漢起請大家收藏:()漢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