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傷我兄!”
張飛帶著數名甲士,皆持大戟,橫掃千軍,將弓弩兵個個擊飛。張飛驍勇,乃是劉備派給劉協的護衛,因此從宮殿中衝出,正好從背後給宮殿周臺的弓箭手一陣胖揍。
趙雲來回賓士,長矛翻飛,無一合之敵,又在馬上拈弓搭箭,專射持弓弩者,箭無虛發。管承率領一隊甲士,衝上樓梯,意圖控制城樓。
蹇碩氣得幾乎吐血:“劉備,你竟違背皇帝之命!”
劉備護著何進往北門逃:“皇帝去世前,招我近榻,曰史侯繼位。將士們,別被蹇碩騙了!多想想你們宮外的家人!”
蹇碩:“別信他們,殺掉何進,佐董侯登基,個個官升兩級。”
甄儼拍著潘隱肩膀,大呼:“我證明,蹇碩假傳聖旨!”
甄儼是董侯從舅,常在宮裡行走,他都如此說,將士們自然遲疑。
潘隱知道矛盾已挑明,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艱難地拔出刀劍:“蹇碩假傳聖旨,圖謀大將軍、車騎將軍,當誅!”
牆倒人推,蹇碩驚呆了,劉協的從舅、託孤的隊友、自己的屬下都在一刻鐘內背叛,心中大痛,突出一口血來,仰天大呼:“先帝屍骨未寒,你等豈對得起先帝!”
。。。
兩日後
南宮主殿德陽殿舉行了簡潔隆重的繼位典禮,緊接著的大朝會上,新皇尊何皇后為太后,臨朝主持朝政,尊董太后為太皇太后,甄貴人成了太妃,“董侯”劉協封為渤海王,改年號為光熹,大赦天下。
在所有儀式中,新帝劉辯舉動有禮,無甚差錯,贏得了朝臣廣泛的認同。
但其畏畏縮縮、唯唯若若,萬事皆從母、舅之言,也令不少人頗感失望。與萬千母親過分強勢、兒子孱弱的典型類似,劉辯與何太后也是這樣一對母子,換後世說法劉辯是個媽寶男。
劉備忍不住對荀攸說:“先帝曾言當今柔弱仁孝,不類先帝、孝桓帝。如今國家多事,需糾之以猛,當今如此寬仁,恐非社稷之福。”
荀攸呆了呆:“不是兄長放棄了立董侯,親手把當今推上去得麼?”
劉備:“立嫡立長,不以賢明。先帝既無明旨,我等只能從慣例。”
“慣例?兄長言不由衷吧。”荀攸頓感政治無比荒謬,“當今乃是嫡子加長子,先皇不立太子就是明擺著無意當今繼位。”
。。。
新君既立,緊接著政治分肥。
後將軍袁隗晉升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共同主持尚書事,成為事實上的兩位丞相,好夥伴袁紹獲得了雄職司隸校尉,南陽人何隅當上北軍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