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形成了何氏主兵,袁氏主政,何與袁共天下格局。
政治智商不高的何進自認為皇帝是他侄兒,有何皇后批閱奏摺、掌握印璽、臨朝聽政,宮內有姻親張讓、張奉,宮外有何進、何苗掌兵,天下必定安如泰山。何進認為,就算袁氏掌握了行政權,也無法威脅何家的地位。
同時,董太皇太后、董重、趙忠等如喪考妣,沒有獲得任何較大大的好處,還無時無刻擔心被清算。
至於蹇碩,已經失去了觀禮可參與政務的權力。因為擅自動用禁衛軍襲擊朝廷重臣,本該立即審判,張讓趙忠反覆求情,才交給宦官們自己處理,暫時與劉協一樣,活動範圍被侷限在永樂宮。
。。。
袁紹等黨人十分憤恨宦官,透過何進的親信門客張津,勸說何進將所有的宦官一網打盡。這也是袁紹等黨人當初支援何進的最重要條件,何進曾親口答應袁紹、何隅。
因為袁紹同時兼有守孝六年的全國道德模範、袁家嫡系、不錯的經學家、成功的官僚、黨人領袖、何進故吏等多重身份,還有身賊虎賁中郎將的兄弟袁術。
很多人認為孝子或具備較高道德標準的人如黨人)八成是忠臣,何進也因此十分信任袁紹,內心也比較贊成全部消滅宦官的計劃――太多外戚秉政者被宦官政變殺掉,竇武、陳蕃這一對外戚、黨人領袖更是同日被殺,何進也擔心同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與袁紹身上!
袁紹擔任司隸校尉後,工作範圍拓展到河南、河東、河內、弘農、關中,就不能天天與何進相見。何進為了獲得更好的名聲和補充自己能力不足,廣泛徵聘有智謀的人士,如南陽逢紀、潁川荀攸、荀彧、河南鄭泰、廣陵陳琳等人。
其中荀攸為黃門侍郎、荀彧守宮令,這兩個職務也可以宦官擔任,鄭泰為尚書更是擠走了趙忠一黨之人,讓原本大權在握、如今利益受損的宦官們感到恐慌。
處於被審查中的蹇碩也有不少同情者與舊部,瞭解情況之後,寫信給中常侍趙忠、宋典等:“大將軍何進兄弟控制朝政,獨斷專行,徵辟推薦黨人圖謀誅殺先帝親信宦官。
我曾經統率西園軍,何進怕西園舊部反彈,袁紹怕揹負殺死上級的惡名,所以遲疑不處理我。如果我死了,何進就會毫無顧忌地殺死所有宦官,大權獨攬。”
最後建議宦官們一起動手,找機會在宮內把何進殺掉。
作為何家的姻親,張讓代替了趙忠大長秋中常侍。趙忠失去影響力,也失去了為皇帝傳遞批閱)奏章的權力,在宮中只是一個被邊緣化的普通中常侍。
總算趙忠知情識趣,主動退位,才暫時逃過被清算,可依然心裡惴惴不安。
接到蹇碩的信,趙忠如獲至寶,深知這是與蹇碩、董侯劃清界限的良機,立即告訴了中常侍郭勝。郭勝與何進都是南陽人,為何太后及何進能有貴寵的地位幫了大忙,與何進關係密切。郭勝立即帶趙忠去給何進表忠心。
何進看到蹇碩的信後大怒,令黃門令與劉備一同逮捕蹇碩,將他依法處死。因為劉備有救何進何苗之大功勞,不可不賞,令劉備領上軍校尉,協助何家控制西園軍,制衡袁紹在西園軍中的影響力。
何進打好了算盤,劉備也曾統屬於算蹇碩屬下,西園八校中宦官黨一定會怨恨劉備殺蹇碩與背叛蹇碩、趙忠等宦官,曹操一直與劉備有怨恨。因此不論是袁紹、劉備、曹操,都絕對無法獲得完全控制權,西園八校尉始終信何!
只是何進不知道,蹇碩死前,將一項本想帶入墳墓的重要之物交給了劉備。
喜歡漢起請大家收藏:()漢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