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去年、前年都曾不止一次騎馬攜弓持劍檢閱西園,除了皇帝身邊深悉內勤之人,誰能想到虛歲33的皇帝會掛?!
劉備敢於表態支援董侯,不是想亂中取利,而是對世家政治前途看衰,更因為不相信皇帝那麼容易死掉。
可現實比想象中更殘酷
長期中毒,皇帝即使不吃“仙丹”,不近女色,壽命也絕對長不了。這個道士,只不過是狗急跳牆的最後一根稻草,皇帝的死絕對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謀殺。
可惜,如今知道已經晚了!
前些日子,皇帝派遣何進西征,何進雖然按照袁紹建議用了拖字訣,卻也不能一點事不做。一方面派遣王匡、鮑信到泰山郡募兵,派遣司馬張遼到幷州募兵,派遣毋丘毅到徐州、丹陽募兵。。。
一方面,派遣吳匡、曹操等人行動起來,向西先行前往關中。此時曹家早已死去了秉政的威勢,曹操的志向已經從三公丞相大幅下降,甚至公開聲稱:“數十年後,我的墓碑上要能寫上漢徵西將軍之墓,刻上平定剿滅涼州之亂的功績,便死而無恨!”
同時,何進、袁紹等也整理行囊,挑選精銳,做出一副準備遠行的姿態。加上張讓、郭勝等宦官不斷進言,皇帝竟因此被矇蔽,失去了快刀斬亂麻的最好時機。
何進、袁紹的作為,既矇蔽了皇帝,更將劉備置於險地,因為劉備敢於對董侯下注的出發點,就是甄家信誓旦旦表示皇帝至少能再堅持一年半載。
如今皇帝重病難治,幾天之內,根本沒有足夠時間、威望、隊伍來控制雒陽。
即使控制了,也將面臨北軍、部分西園軍、四處募兵的王匡等人瘋狂反撲。
一步錯,步步錯!
雖然之前劉備在宮門口提醒了何進,但到底他會不會念舊還兩說,毒殺皇帝本就是誅九族的重罪,劉備要是提起宮門口對話等於宣揚何家毒殺皇帝的醜事,等於找死。
何家既然為了權力可以對親戚兼皇帝下手,對他這個外人一樣可以不念舊恩。
陷入沉思的劉備並未聽到皇帝的呼喚,直到甄儼把他拉到床榻前。
皇帝用微弱地聲音說:“劉備,你過來,到朕面前來。”
皇帝劉宏顫抖著將小劉協的一支手交到劉備手中,另一支交到董重手中,大手拉小手,這一交的意義不言自明:“這是朕最愛的幼子,今後就託福給兩位愛卿。
協兒,董卿是朕的從表兄弟,劉備娶了你母親的從妹,都是你的外親叔伯,來叫叔父。”
“叔父。”甄貴人生的這個劉協比歷史上王美人的兒子還小,只六七歲。
劉備驚呆了:“臣,臣,年少無威,就怕擔不起重任,有負重託。”
皇帝揮手讓其他人都出去,只留下董重、劉備:“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朕終於看清,要是早下決心,任你為司隸校尉,把何進調走,你們兩人協力,必能從容佈置,為協兒鋪路。
可如今。。唉”
董重:“臣一定輔佐協皇子登基!”
皇帝:“現在,不成了。”
。。。
狂風忽起,電閃雷鳴,天空暗了下來,暴雨傾盆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