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個人你退我讓好一陣子,都說為別人考慮。
諸葛玄搓著手說:“為叔年三十餘,還沒有兒子,就怕香火沒人繼承,唉!可否把亮兒過繼給為叔?”
諸葛瑾恍然大悟,看了看懵懂無知的二弟:“這個。。。是大事,容我考慮考慮。”
“為叔半生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膝下單薄,老來無依。。。”
諸葛瑾見諸葛玄不停地抹著把淚,心軟了:“那就。。。”
“別!”劉備心裡一緊出言反對。
諸葛瑾:“為何?”
諸葛玄滿臉不高興:“難道諸葛家的宗族內事,君侯也要干涉?莫非想讓亮兒姓劉?”
“這個。。。亮兒。。。八歲了。八歲,嗯,不大,也不小了。”
劉備腦中急速運轉,思考對策,有了,“既是過繼,最好從小養育教導,孩子才親近養父母,性格品行才像父親,對吧?”
諸葛玄蹦出石破天驚話來:“那就只有均兒?”
圖窮匕見。
。。。
徐氏抱著幼子,長跪於地,哭泣道:“妾身新寡,不足一月,託庇於君侯,本不合喪葬守孝之禮。
妾身豈是貪戀富貴之人?但求將諸葛郡丞諸子拉扯大,諸女能有好歸宿罷了。
均兒才三歲,年幼懵懂,要是照顧不周,有個好歹,妾身如何活得下去!
君侯就不能留他伴妾麼?”言下之意,希望劉備轉變想法,依然建議諸葛瑾把諸葛亮過繼過去。
劉備:“瑾兒老成守禮,亮兒聰穎靈秀,均兒活波可愛,兩個姑娘亦乖巧知書,我是一個都不想給諸葛玄。”
諸葛珪雖早逝,歷史上諸葛玄亦命不長久,諸葛瑾三兄弟個個都比他們父親、叔父能幹,諸葛珪家真真是積了大福氣。劉備的女兒極為搶手,無數同僚、老部下等著排隊取號,來了兩個養女,又可加強派系內聯絡,少些爭端。
同時,劉備也很好奇,這麼高素質三兄弟,是怎樣煉成的!
歷史上,諸葛瑾早早南下江東,他的成長,應該跟諸葛玄沒什麼關係,多靠自身努力和同郡鄉黨,在戰亂中漂泊成長。諸葛玄應該在逝世前將諸葛珪兩個女兒嫁給龐家、蒯家,讓諸葛亮入鹿門山學習,等於是給諸葛亮、諸葛均兄弟鋪平道路,他去世後,諸葛亮才能娶黃家之女,才能跟龐、黃、劉、蒯諸家抗禮,出入荊州上層。鋪平道路是一回事,把諸葛亮傑出的才智完全歸結為諸葛玄也不對,否則同是諸葛玄教導的諸葛均,為何又相對平庸、無甚業績?
劉備猜想,諸葛家真正厲害的,要麼是去世的諸葛珪,要麼另有其人吧。
徐氏接下來一句話把劉備雷的外焦內嫩:“君侯不給,諸葛玄敢硬要麼?陽都諸葛氏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族中願意過繼的孩子多了去,為何只看著亮兒、均兒?
他一開始就想要均兒,他一直覬覦妾身姿色。”
眼看徐氏一臉自信,劉備迷茫了,難道,這是歷史的真像?徐萱會不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喜歡漢起請大家收藏:()漢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