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國實行的軍制主要是軍戶制。
這種制度,能讓國家在維持大量部隊規模的前提下,節省大量銀錢開銷。
在國家剛剛建立時,由於官吏多清廉,各地又時有戰事,軍戶制非常合適。
部隊閒事為農,戰時為兵,雖然其社會地位低下,但戰鬥力也還說得過去。
歷史上的屯田制,還有大明衛所制,大唐的府兵制,本質上就是軍戶制的一種。
其最大的優勢就是省錢。
大明洪武太祖皇帝曾說過,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在當時那個國情下,可謂是一種極為合適的軍事制度。
但是,這種制度也有短板,並不適合長久實行。
首先,隨著國家太平無戰事,長久以往,各地方難免會有腐敗。
各軍戶被上司壓迫,壓榨,奴役,剋扣,吃空餉之事屢見不鮮。
有的甚至出現的軍戶逃亡的現象。
由於平時務農,軍事訓練相對較少,兵員素質也逐漸堪憂。
像是大明後期與建奴作戰,說是能出兩百萬,其實都是瞞報吃空餉的。
實際上可能連一百萬都抽不出來。
而且戰鬥力相當拉胯,只能勉強打打順風仗,更別說什麼精銳。
當年大唐的府兵制,本質上也是軍戶制度的一種。
名字拉風,戰鬥力彪悍的大唐南衙十六衛,北衙六軍。
到最後也是因為國家逐漸腐敗,慢慢的走向凋零直至毀滅。
而且,軍戶制度打一打那種規模小,時間短的小仗,還能勉強應付。
一旦戰事頻繁,規模巨大,傷亡慘烈,各個軍戶損失太甚,軍隊就會得不到補充。
各封建統治者為了維護其部隊的體量,就要想辦法強行留住這些軍戶。
老百姓一旦入了軍戶,就很難脫離,一般都是死絕了才除籍。
但這樣,依舊不能支援高烈度戰鬥,所以統治者們又會強行搞一些國家罪犯去充軍。
比如水滸中常說的發配充軍,宋江經常被罵作賊配軍。
如此雖然勉強能保證部隊體量完整,但也間接導致了軍人的社會地位低下。
地位低下也就不會有太好的紀律,那還能期盼他們有多強的戰鬥力?
其實,軍戶制度的大行其道,歸根結底還是錢的問題。
都知道募兵制戰鬥力更強更專業,但是得花錢吶。
冷兵器征戰,那就是肉體與肉體的碰撞,勝負雙方的戰損比都會很大。
而國家無法拿出太多銀錢,養那種專業程度高,戰鬥力強的常備軍。
只能用這種軍戶制度的方式,保證自己部隊的體量。
喜歡輕騎逐白鹿請大家收藏:()輕騎逐白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