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以看到,從外賣開始,使用者習慣培養好和配送基礎設施完善以後,“懶人經濟”在其他方面也開始發力。
中國即時配送使用者規模2014年為1.24億人,至2019年已達到4.21億人,2020年使用者規模進一步增長至4.82億人,發展速度極快。
即時配送訂單量規模2014年為11.7億單,至2019年達到182.8億單,5年訂單量規模cagr為73.3。能比這個增長更快的行業,也不多。
東國這個市場,有得做!
現在的東國,只是外賣剛剛開始。
未來的滿足3到5公里半徑,消費者生活相關高頻需求的“近場電商”發展起來後,市場會更大。
而對於“近場電商”來說,即時配網路是基礎設施。
佈局,提前佈局!
曹深當初之所以讓友容先搞收銀系統,那就是在給將來的外賣鋪路。
商戶已經用了整套收銀系統,再多個外賣訂單豈不是美事一樁。
一旦切入外賣訂單,這套收銀系統立馬就能從商戶的成本開銷產品,變成收入進賬工具。
而且收銀系統本來就包括“進銷存”的功能,供應鏈可以直接做起來。
這樣從消費者購買、訂單統計、財務管理到供貨管理、庫存管理等等,那就是一條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現在什麼餓了哇,團團搞的外賣那都還是在表面的訂單上做文章,要替換不難。
但如果競爭對手想替換掉友容的整套系統,那可就非常難了。
畢竟,
一來,我的軟體和硬體,商戶都使用習慣了。
二來,商戶的資料具有延續性,要替換掉就意味著他們之前的資料你還得給切過來。
能不能切過來,能不能順利的切過來,那得看我給不給你開放好用的介面了。
你想搞,資料屬於商戶我不好意思不給,但折磨你兩三個月還是可以的。
時機就是戰機,你哪裡跟我耗得起。
況且,我這套收銀系統可是開發了好幾個月呢,而且後臺是託管在我係統這邊的。
你要想花同樣的時間,做得跟我一樣好用,好像也沒那個門!
另外,涉及到配送經濟性的問題。
現在外賣才剛熱不就,從校園走入白領市場也就一個月功夫。
大量的商戶還沒有拓展進來,使用者也還沒有養成一天吃五頓的習慣。
所以,現在外賣員的配送工作是嚴重的結構性超負荷和不飽和。
中午高峰期,那是外賣員根本不夠用。
但中午之前,午餐到晚餐,晚餐過後這段時間,外賣員又沒事幹。
所謂忙的時候忙得要死,閒的時候閒得蛋疼。
這顯然就是一種人力和資源的浪費。
曹深打算在初期,外賣還只是送餐沒有擴充套件到送菜、送藥、送亂七八糟之前,人們還沒有一天五頓的時候。
讓外賣員飯點送餐,非飯點送自家電商快遞。
如此,實現高度的人力複用,也讓自家的外賣員收入能至少翻個番。
這樣,將來招人也更加方便。
喜歡成為首富從吐槽開始請大家收藏:()成為首富從吐槽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