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曹深本來就是計劃要搞的。
當初讓友容科技拓展商戶,做收銀系統,那就是在提前“插眼”。
但按照計劃,並沒有想這麼快搞。
一來,想讓其他家的外賣先飛一會兒,自己再去收割,多賺點命。
二來,雖然有了“智慧物流”系統,但要將這套東西修改得適用於外賣,還需要自己大量的修改和新增功能的開發工作。
這裡面涉及到的技術,現在2012的人們還搞不定。
只能自己上手,還得讓系統幹活才行。
曹深自己事情多,就是生產隊的驢那也得歇口氣。
所以,按照計劃,這事兒就得往後放一放。
另一方面,曹深的電商配送要搞7000來人,這麼多人必須要把價值發揮到極致才行。
按照此前的計劃,這幫人要先送到“友容科技”那邊去送外賣。
本來這計劃也是要等自己這邊人招到了再說,現在,直接讓友容自己儘快把團隊拉起來得了!
乾脆直接跟友容合資搞一個“落地配+即時配”的公司,師姐那邊也少一點管理壓力。
曹深越想越覺得靠譜。
程卓比師姐更擅長線下團隊的管理。
現在因為自己只有40個倉庫,所以第一批配送員只有7000人。
未來要電商配送和外賣一起做,還包括其他“即時配”和“落地配”的業務,顯然7000人是遠遠不夠的,只能當做先頭兵的“火種”而已。
以原世界的美團配送為例,到2019年,它的日均活躍騎手已經達到80萬人了。
日訂單完成量在3000萬的水平,業務覆蓋2800個市縣。
這麼龐大的團隊,雖然自己有系統在,有技術後臺作為支撐。
但,還是由一家專門的公司,更擅長的人來管理比較合適。
吃了“地溝油”的曹深決定要立刻將一切安排上!
當然,做外賣是“高瞻遠矚”的曹總早就規劃好的事情,現在只不過是提前了而已。
所以,前期的鋪墊還是夠的,不至於是萌新,措手不及。
讓友容只做個店鋪saas,收點支付的“過路費”顯然盤子還太小。
友容科技的ceo程卓那是線下地推能力極強的人,就看他們鋪ifi,搞收銀系統,滲透“統付寶”的效率就知道了。
這麼好的團隊,可不能浪費了才是。
未來的“本地生活服務”才會是他們的核心戰場,他們值得一個千億規模的市場!
“本地生活服務”當然除了外賣還有別的,不過先從外賣開始。
而且光是外賣市場就足夠大,在原世界2019年餐飲外賣市場交易額已經有6000億了。
這個交易額下,中國的餐飲行業外賣的滲透率還不到15。
這就意味著未來還有較大的成長空間,到萬億規模,也不是不行。
另外,即時配將來還可以滲透去做“生鮮果蔬”,這個市場的規模在5萬億以上,但原世界到2020年生鮮在電商的滲透率也才6。
而本地化的“即時配”網路比傳統電商更加適合做“生鮮果蔬”品類,畢竟生鮮產品對及時性的要求,比普通的電商產品要高很多。
原世界的即時配起源於外賣,下單量佔比最大的依然是外賣。
但從2019年開始,外賣的即時配下單量佔比明顯下降,從2018年的81下降至70。
同時,生鮮果蔬、零售便利店等佔比迅速提高。
生鮮果蔬訂單量佔比從8提升到12,零售便利店訂單量佔比從5提升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