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聲濤擁有著數量龐大的貝殼,不知道其他人其他孩似乎曾經擁有過多達一萬隻的貝殼。雖然貝殼不值錢,雖然貝殼曾經在人類歷史上做過一般等價物,擁有類似於錢的作用,但寧聲濤的貝殼除了一部分是自己利用假期去河邊去一個著名的河邊撿的,更多的貝殼是他透過推貝殼和翻貝殼從其他夥伴那裡贏過來的。他一邊贏一邊送人,可貝殼的數量還是非常多。
有些孩子的貝殼是從建築工地拉來的河沙和鵝暖石堆裡面淘出來的,寧聲濤也幹過,不過這些貝殼要麼已經有裂痕或者殘缺,要麼就是比較比較薄,不是拿來推貝殼的好材料。實在需要的時候,寧聲濤也撿過幾次這種貝殼。
後來,他一個乾姐姐家鄉鎮外面一個地方有一條河,河的一個叫做斷橋的地方,有多得數不勝數的貝殼,他才開始有選擇的,有淘汰的撿取貝殼。因為斷橋的特殊環境,貝殼又多,知道的人又少,寧聲濤就像發現了金礦一樣多次纏著乾姐姐帶他去撿貝殼。
有時候,斷橋的貝殼還有很多活的,可惜都比較,並沒有太多餐用價值,於是寧聲濤把貝殼硬生生撬開,丟掉裡面的動物肢體,只獲取它們的殼。當讀高中時候的寧聲濤知道了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知道了人與自然要和諧共處,他才開始後悔自己殘忍的殺害了數以百計的活的河蚌。他甚至後悔的把自己的行為與那些獵取非洲大象獲取象牙、獵殺鯊魚獲取魚翅、獵殺藏羚羊獲取毛皮的盜獵者的行為相提並論,並對自己年少時候的行為進行懺悔。
寧聲濤有時候一個在家看書做作業,因為自己做作業的速度很快,其他很多同學都還沒有完成作業的時候,他已經休息了好一會兒了,等到有夥伴來家外面橋過去的正對視窗的地方叫他出去玩的時候,他才會考慮是否需要出去玩耍。
大多數時候寧聲濤是不會出去玩的,又有太多的書要看。除非是正完成了一本書的學習研究歷程,而新書還沒有確立起來的間歇,他偶爾也出門去和夥伴一起玩。為了鼓勵他出門去和夥伴一起玩,寧原基夫婦想盡了辦法。
寧原基對寧聲濤:“你要知道勞逸結合才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如果你不能保持精神集中注意力集中身體處於積極而健康的狀態當中,那你看書的時候就沒有效率,即使看了也記不住理解不了,如果身體和精神的狀況不好,不定你看的書會讓你理解偏差失誤。”
寧聲濤也不知道是聽不懂還是覺得父親的話沒有什麼道理,基本上是當耳旁風吹過便算。
包桂蘭對寧聲濤:“如果你光是在家看書,不出去玩,那你看書的目的是什麼呢?為了看書而看書,讀死書,死讀書嗎?就算你看了很多書,但你知道這些書是怎麼寫出來的嗎?不‘理論聯絡實際,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也就白讀了。”
寧聲濤還是不為所動,就算被父母趕出家門讓他出去玩,也許他都會夾帶一本書到樓梯間去看。等到父母在陽臺上看不到寧聲濤出單元門,才在單元樓梯間裡逮住寧聲濤坐在臺階上看書。父母也是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還是見多識廣,從就出類拔萃,在人群中總是顯得比別人更有辦法更有思想的舅舅厲害。
包長青知道了寧原基夫妻幸福的煩惱之後,這個事情包在他身上,他一定能夠讓孩子時不時的出去玩玩,當然,讀書仍然還是孩子的最愛,只不過要讓孩子學會勞逸結合,只是適當的出去玩耍,並不是要杜絕孩子喜歡看書的毛病。
一次家裡面過節團年,寧聲濤一家去了舅舅家,寧聲濤和舅舅家的表哥表姐年齡相差太大,很難有共同語言和共同交流,但和兩個表姐的女兒年齡相差不大,經常可以玩在一起。
大家一起過了春節,表哥表姐們基本上都離開了舅舅家,各自回到自己家的城市重新開始上班,開始新的一年的奮鬥。
寧原基一家就住在農科院裡,和舅舅家在一個單位裡,兩個家的距離用腳衡量,也就是540步到580步左右,這還包括寧聲濤家下三層樓和舅舅家上四層樓的樓梯間的56級臺階和62級臺階的梯步,如果算直線距離,那就更近了。當然,如果寧聲濤他們走橋上13級臺階經過辦公區穿越辦公樓去舅舅家則更用不了450步就可以到達舅舅家。
這些步數都是學時候的寧聲濤數過的,不是大饒步數,而是一個十來歲左右的男孩的步數。
這一次團年之後,寧原基發現寧聲濤不再像以前一樣迷戀書本,完全把自己關在書的海洋中了,他開始接受其他孩子在樓下在門口叫他去玩,甚至偶爾還會主動的找其他孩子玩。看來舅舅包長青確實很有辦法,自己夫婦兩人一兩年的時間都沒有做到的事情,包長青在短短的兩三就做到了。這個當年號稱“萬事都可以想辦法解決”的舅哥,確實是很有一套。
寧原基很想知道包長青用什麼辦法讓寧聲濤開始喜歡“玩”,恢復了孩子的性的。他問包桂蘭:“包老師,哥哥用什麼辦法把濤的性給激發出來的?你不覺得最近他開始喜歡出去玩了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是啊,我也發現了,哥哥他有辦法,看起來果然有辦法,而是辦法還挺管用的。”
“那他到底用了什麼辦法呢?能不能持久?”
“哥哥當年讀書的時候就是個人精,什麼花樣都櫻聽大姐,哥哥時候每次要挨爸爸打的時候,他都有辦法躲過去。是爸爸再生氣,只要他講一個笑話,或者做一件事兒,爸爸就再也生不了氣,只能放過他了。”
“是嗎?確實很了不起啊。”
“哥哥本就是一個讀名牌大學,出國留學的人才,現在他全心全意幫助嫂子,你看嫂子的成就多大。最近還聽正在申報領國務院特殊津貼,這個津貼可是全國最優秀的科學家技術人才才有機會去爭取的。全院最後連院長都覺得只有嫂子去申報機會更大一些,餘院長都放棄了申報。嫂子還是政協委員,什麼什麼農業科技管理協會委員,還有很多社會組織都在邀請她呢。可是你知道嗎?這些成就背後就是哥哥的幫助。都一個成功男人身後有一個偉大的女人,哥哥家剛好相反,一個成功女饒身後有一個偉大的男人。”
“我聽家族裡就是大姐的二兒子很像哥哥,是個讀書和待人處事都非常出色,完全沒有什麼事情能難住的人。”
“就是啊,大姐的老二哲林確實有點像哥哥,一個模子出來的樣子,要不現在人家還是軍事大學教授,還是軍隊研究院的負責人。恢復高考的時候考了名牌大學,還報送到美國去留學,回來以後既是研究院的領導,還在軍大里教書帶研究生。大姐家的孩子都很出色,哥哥家的孩子呢,確實沒有找到比得上哥哥和大姐當年讀書水平更高的。老三陳哲理、老四陳哲洋也都是名牌大學畢業的。只有老大陳哲維沒有讀大學,可是他確實讀書水平最高學習能力最強的,因為一些原因沒有讀大學,但起看書,可是和我們濤一個模子的,有點書呆子氣。”
“就是啊,我也見過,也聽過哲維的故事。就是害怕濤也形成哲維的那種書呆子脾氣。雖書呆子也沒什麼不好,不過還是覺得像哲林要好一些。既能學知識,又有動手能力,還有創造能力。對個人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都是好事情。我們養個孩子,總是希望不要給國家和民族添亂,對社會有益,自己也能幸福生活吧。”
“我知道,‘養不教父之過’,你一直都是很盡心盡力的培養濤的,孩子就是你人生理想和夢想的延續。”
“我們好像扯得太遠了吧。到底哥哥用了什麼辦法呢?”
“我也不知道啊。不過只要有效果就行了。”
“難道我們還不如孩子他舅舅瞭解他?哥哥的辦法有用,至少明哥哥很瞭解濤啊。否則再好的辦法沒有針對性也不會有好的效果。我們知道了哥哥用的什麼辦法,也就可以更進一步的瞭解我們的孩子。孩子越來越大,我們的管教是不是要變成更多的陪伴和理解呢?”
包桂蘭聽出了丈夫的意思。包桂蘭脾氣很爆,很容易激動,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容易採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她知道丈夫的意思,心裡也接受,可總是遇到事情就激動。
“總會知道哥哥用了什麼辦法,先不著急,等等看,如果效果好,也很持久。我們再去問哥哥,或者問濤也不遲。而且,我們可以仔細的觀察一下,不定就能找到濤的變化。也就能推敲一下哥哥用了什麼好辦法。”
自此以後,寧聲濤不僅僅在學習上完全超越同齡人水平,在玩耍上面,也不斷的展示出自己會玩的才華。他不但貝殼兒貝殼兒玩的很出色,其他遊戲也不錯,並且是發自肺腑的認真去玩。贏要贏的漂亮,輸也要輸的快樂。
(本章完)
喜歡時代的靈魂請大家收藏:()時代的靈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