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鐘鼎山林都是夢 > 十七 生意

十七 生意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娛樂圈再就業人員被大佬拯救後 師尊總嫌我不夠叛逆 和黑泥精互撓 冤家著實難纏 十年種一樹 [魔道同人]姑蘇藍氏蘇複的鹹魚生活 【民國】風流戲子惹君心 一言不合就動手 萬人迷直男被圍攻了 不要和舍友談戀愛 主角攻為何要這樣 烏龍事件 二十二回蘇醒 傲嬌白月光太會裝 全能悖論 佛頭青 偶得明月清風夜 從天而降的心動 [策藏]剖夜點鬼簿 都市天書

“我昨兒有些胃疼,他們不讓我吃涼的,先生用吧。”

“東家叫小人姓名就好,小人可當不得‘先生’二字。”

許箐並未多作堅持便應了下來,道:“想來徐掌櫃回去後也同你說了。我不託大貪功,這‘活字印刷’的方法和名字是我從一本書上看來的,並非我自創。究竟成本幾何,與雕版的優劣各是什麼,我也都不清楚。你既是經年累月做這個的,定然比我知道得多。我看鋪子裡的書一半是從麻沙買的版,另一半都是咱們自制的,這其中可有什麼說道?”

宗臨回答:“麻沙盛産棠梨,這棠梨木是雕版的好料,咱們每年搭著運南貨的船往那邊去一趟,買的都是些傳統版,但福建地遠,像是禮部和國子監、太學傳出來的文章,若是送到福建雕版再運回來,最快也要三四個月,所以京中稍大些的書坊都養著工匠,這些文章傳出來後在店裡刻,刻完就付印,便是要搶一個‘快’字。現在咱們最快的工匠,一天也就能刻二百來字,所以京中書坊付印售賣的時間其實差不太多。但是如果有了東家說的這‘活字印刷’,定能搶得先機。不過……請東家恕我直言,對於那些常印的書,還是雕版更好些。”

這宗臨確實是個懂行的,歷史上活字印刷術一直沒有完全替代雕版印刷,原因便是在此處。古時候讀書人不多,知識傳播和更新也慢,一塊雕版能長久地印下去。像經史子集這類的書,肯定是要用雕版來印的,若用活字,每次都要排版,而排版的人則必須要識字,且不說能認字斷句的讀書人願不願意來做這工作,便是願意做,所要的工資也絕對比雕版工人高出不少。

許箐道:“你說得有道理,我想這活字印刷可以作為雕版的補充。譬如你所說的那些高官文人們所寫的文章,便可用這活字印刷,若是能集結成冊,再雕版也是來得及的。我們搶佔了先機,更能有助於後續雕版付印的售賣,可是這個道理?”

宗臨連連點頭:“東家說得正是。”

“那我便將做活字的工作交給你了,需要什麼材料就同潤娘說,潤娘還會些木工,可以給你打打下手。你做工不必著急,我不計時間,只看質量。”許箐想了想,又問,“你可成家了?若是十天半月回不去,可以將家人帶來與你同住。”

宗臨搖頭:“家中只我一人。”

“那你便安心在這裡住下,有什麼不妥的直說就好。若是饞酒肉了,便跟後面二廚房說,有時家裡下人們會在二廚房開小灶做些葷食,你也可以自己去集上買回來,不必拘著。”

聽得這話,宗臨更是感激不已,連連道謝。

宗臨離開後,周豐去而複返,並非為著周旺,而是另帶了一人進屋,那人是香鋪的夥計,名叫葉沃,這一次積攢白良作惡的證據,葉沃出了不少力。

許箐打量了一番那人,問道:“你多大了?家中還有誰?”

“回東家的話,我今年二十二,家中有妻女,還有一個妹妹,現在在大東家的院子裡伺候。原是叫作葉若的,但跟三東家的名字撞了音,便改叫了秉心。”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你家有讀書人?”

葉沃回答說:“先父是讀書人,不過尚未考中便染病離世,先母在我十三歲那年也離世了。我尋了個曲班書寫的活計,因為班子四處漂泊,我便求族人照看幼妹,可族人卻揹著我將妹妹賣了牙子。後來妹妹到了東家家裡,替我求來了這香鋪的活計,我就辭了曲班的活計到鋪上來了。”

“如此說來,你也算是半個家裡人了。”許箐思索片刻,說道,“我記得你妹妹賣身不足十年,尚不能贖籍。不過此事我記下了,待滿十年後我便寫了文書放她歸良。”

葉沃直接跪地磕頭:“多謝東家恩賞。”

“不要跪了。你是良民,又是讀過書的,端住了自己身份,才能不被人看輕。”許箐輕輕轉著杯盞,思索片刻,說道,“若我將你提成店裡掌櫃,你能保證維持鋪子正常經營嗎?”

“能!”葉沃篤定地回答,“白掌櫃日常不在店裡,採買上貨都是我一手負責的,賬目我也會看,那每日的流水賬都是我做的。若東家讓我來當掌櫃,我定能將鋪子裡的生意做回以前那樣。”

“你可有計劃?”

“我想先將鋪面整理一番,劃分出不同區域,將丸香、香串、香餅、香袋等分開擺放,進店的客人可以自行選購。另外再闢出一個比較顯眼的區域,將店中賣得好的或是新制出的香擺放上去。東家寄賣的自然也會放在顯眼的位置。”

“這倒無妨,寄賣的放在一旁就好。”許箐擺擺手,又說,“如今鋪子裡的客流量並不大,因為白良的那一番折騰,也損了些名聲,你可想好如何挽回了?”

葉沃頷首,道:“那些胭脂水粉都還在店裡,可連同店裡那些陳年香料一起便宜賣掉。對外便說是東家處置刁奴,日後打算好好經營,這些東西都是次品,東家不願以次充好。然後……只賣到月底,最後一日無論剩餘多少,全數處理掉,而且處理時要讓人看著。另外,若是東家同意,其實還可以給鋪子改個名字,這樣便算是與以前劃清界限。”

許箐心中驚喜不已,這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葉沃倒真是個做生意的好材料。他緩緩喝了一口茶,說道:“你想得周到,看來是早有打算。既如此,便按照你說的去做吧。至於這名字……到時我找人刻了牌匾直接送去。另有一點,你在處理舊貨時挑選一些品質尚好的清雅香料送到水鳴寺,原先家裡就時常在水鳴寺捐功德,前些時日他們還為爹爹做了兩場法事,如今我們不便時時去寺廟之中供奉,但這情誼不能丟了去。另外的胭脂水粉,挑些還過得去的,送到慈幼局,那裡除了很小的孩子,還有十二三歲的小娘子和做工的婦人,給她們用也不算浪費。”

另外還要寫信給張載和王芾,利用人脈傳遞些訊息,還有國子監的學生。那些清貧文人、品階不高的朝官對於低價香料其實是有需求的。當然這些不必同葉沃說,他自己便能辦了。

然而許箐還是小看了大佬的帶貨能力。張載在清貨第一日親自到店中挑了兩種香料,次日他所挑選的香料就售空了,連帶配方相近的略貴一些的香料也都賣出去不少。而後太學一位博士在買香時狀若無意地說了一句“原來葉博士常用的香是這家制的,這麼好的香,賤賣可惜了”,於是清貨的香料又賣出許多。

到六月最後一日傍晚,三輛馬車浩浩蕩蕩從鋪子門口往外走,一輛往慈幼局,一輛往水鳴寺,另一輛則徑直出城,有好奇的人跟著看去,才知道那些香料都被燒了個幹淨。這訊息傳回,大家紛紛感慨,這家人果然言出必行,不以次充好。許多人一邊恨自己當時顧著面子沒有多買一些,那香料燒了可惜;一邊又暗暗想著,等這店鋪重開,一定要再上門,不能讓這樣言出必行的東家沒有生意做。

七月初一,香鋪重開,更名為“滿盈袖”。

三日後,慈幼局和居養院送來謝禮,圍觀百姓這才知道,原來滿盈袖的東家竟然將售賣所得捐了出去,一時間又有許多還在觀望的客人登門。那些曾因店中售賣胭脂而斷了生意的寺院也找上門來,與滿盈袖重新簽了文書契約。

許家的香鋪便算是被盤活了。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