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虎之助近來把加藤家交給了嫡子,自己則剃度出家了。”
”什麼?他還真出家?”
三成險些被茶水嗆一口,
“看來澱殿和秀賴公的事……對他打擊不小啊。”
“佐吉覺得是因為那件事麼……”
吉繼端起茶碗,氤氳的熱氣模糊了他唇邊的笑意。”不論如何……他若能放下心中執念,也不是壞事吧。”
後知後覺的三成愣了一下,
“難道不是澱殿那件事?”
“咳……宮中近來如何?”吉繼適時轉移了話題,一提到工作的事,三成倒是滔滔不絕了起來。
”高吉越來越有當年大和大納言的風範了。他雖年少,卻肯下功夫,許多政務都已能獨當一面,偶爾還有幾分……當年你我的影子。照這個勢頭,我或許能早日退居二線。”
吉繼聞言輕笑出聲,茶盞在手中微微晃動。”你要是能閑下來……太陽怕是要從西邊出來了。高虎說,高吉的事他很感謝你,讓我替他轉達。可是啊,咱們的右府大人公務繁忙,還能抽空來看我這老病號都已經是謝天謝地咯。”
“紀之介……我……我以後會更常來的!”
三成聞言臉頰有些微紅,生怕自己冷落了吉繼,讓他心裡不好受。
“而且……我還有很多事要問你!”
吉繼莞爾一笑,輕輕點了點頭,
“能一同走到這一步,我已經很開心了,佐吉。有時候,我甚至會想,我原本應該是走不到這一步的。”
“國松現在還小,還有很多未知的路要走……所以啊,紀之介……不許說再這種話。”
離開吉繼的府邸後,三成走向了大阪的天守。
那位年幼的君主此刻正坐在母親阿竹與茱莉亞身旁讀書。見到三成走來,興沖沖地喊著“先生”,拿著書跑了過去。
“今天國松讀的是《孟子》。”茱莉亞笑著說。
“先生,‘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是什麼意思?”
三成在國松丸身旁坐下,輕輕為他端起那本書,
“這話的意思是若君主向天下展示仁心,不仁之人便難以立足;君主若心懷大義,那其他人也會一同對抗不義;君主若心正,務實,不做誇誇其談之事,那麼臣民也會端正態度,不做投機諂媚,陽奉陰違之事。”
國松歪著腦袋,似懂非懂地問道:“那當君王是不是挺辛苦的?什麼都要做給所有人看?”
“這並非是為了做樣子。”三成搖頭,語氣溫和地答道:“孟子寫下這些話的初衷,是為了告訴君王,為君者的一舉一動都能對天下百姓産生重大影響。所以……要時時刻刻把社稷與百姓放在心裡。”
望著國松迷茫的眼睛,他沉吟片刻,忽然提出一個看似不太相關的問題:“國松殿下能否告訴我,你最想保護的人是誰?”
“當然是我的教母茱莉亞)!”國松脫口而出。
“為什麼?”
“母親說……教母當年為了替我擋一截落下了病根,不能有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一定要像孝敬自己的母親一樣孝敬她。”
三成露出了欣慰的笑意,隨後繼續問道:“那如果你知道,在九州,有個和茱莉亞一樣善良的人正在挨餓受苦,你會想幫助她嗎?”
國松鄭重點頭。
“這片國土上,有千萬個像她一樣的人。而你作為君王,將來定會有能力去守護他們。”
三成看著少年的眼睛,語氣堅定:“只要你把他們放在心裡,他們也會將你放在心上。孟子還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若為君之人心懷天下萬民,萬民也會與君王同心。記住這句話,將來,你會懂得它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