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為民滿意地點評道:“很好。好好地總結經驗和教訓,努力提高和完善工作能力和水平。”
劉紅鄭重地點了點頭。
工作組在電視臺透過與幹部職工的交談、瞭解,最後得出的調研結果是:一些留戀大鍋飯的職工不求上進,思想落後,無理取鬧,阻撓改革。
楊為民親自閱讀了這份調研報告,並且在報告上批示:
安西電視臺的改革完全正確。市委市政府要大力支援。另外,全市各單位都要認真學習電視臺的改革經驗,在全市範圍內推廣他們的好做法、好經驗。
劉紅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以後信心大增,立即召開全臺幹部職工大會,全文宣讀了工作組的調研報告和市委楊書記的重要批示。
坐在禮堂裡的職工全都傻眼了。他們不明白:自己不過是對不符合實際的改革提了幾條意見,表達了心中的一點不滿,怎麼就糊裡糊塗地變成了阻礙改革的保守分子?
一些老職工經過計算發現,退休以後拿到手的退休金反而比上班幹活掙的工資還要高,於是紛紛託人找關系辦理病退或者提前退休的手續。
劉紅對此樂觀其成:首先,這些老職工幹不了多少活兒,還整天想著拿高工資,倚老賣老,不僅不服從管理,還影響年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退了好,退了就等於減少了電視臺改革的阻力。其次,想進電視臺的人非常多,上面批來進人的條子一大沓,直接找劉紅的人也不少。
曹建華還是整天憂心忡忡的,生怕電視臺職工捅出什麼簍子來,引爆埋藏在人們心中的炸彈件。不過,他從來沒有耽誤本職工作,每天仔仔細細地審閱每一篇新聞稿件,防止出現工作紕漏進而連鎖發生難以預測的大事。
為了密切班子成員之間的關系,使大家團結一致、心情舒暢地開展工作,劉紅想出了一個辦法。
國慶節前夕,劉紅笑容滿面地親自通知副臺長們:“10月1日是我的生日。為了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大力支援,我請大家吃頓飯,好嗎?”
受寵若驚的副手們連連點頭,趕緊答應了。
他們知道劉紅平時特別喜歡皮鞋,有收藏皮鞋的愛好,於是湊了份子給她買了一件生日禮物——一雙漆黑發亮、高檔時尚的名牌皮鞋。
聚餐是在中亞大酒店舉辦的。
吳是非代表大家向劉紅呈上大家的心意:一束鮮花和皮鞋。
劉紅看到漂亮的皮鞋,心中不僅沒有喜悅反而沉重起來:送禮是有講究的。送鞋意味著給別人穿小鞋。連臺領導都不懂送禮的禁忌,電視臺真的需要好好整頓了。
盡管如此,劉紅還是十分感謝大家的一片好意。
董小麗、馮琴等人一會兒唱歌跳舞,一會兒編出各種名目不停地給幾位副臺長敬酒。
副臺長們平常的酒量很大,喝個一斤半瓶不成問題。今天也許是心事重重的緣故,一個個喝得面紅耳赤,頗有些醉態。他們在優美抒情的音樂旋律中翩翩起舞,釋放著平時積攢在心頭的壓力和煩惱。
第二天上班,劉紅把曹建華叫到辦公室聊天,不經意地提到昨晚喝酒跳舞的事。
她壓低嗓門嚴肅地警告道:“你昨晚跳舞的時候抱著董小麗,手腳有點也不老實。小董在回家的路上都哭鼻子了。你以後可要注意影響啊。”
曹建華聽罷劉紅的話頓時瞠目結舌,絞盡腦汁也想不起來昨晚跳舞的情形,想去找董小麗詢問吧又覺得是自討沒趣,只好作罷了。從此以後,曹建華在劉紅面前謹小慎微,低眉順眼,一想到自己有把柄握在劉紅的手上,即使是劉紅提出的工作要求或者人事安排不符合自己的觀點也只好百依百順,不好說出半個不字。
劉紅在改革的道路上大刀闊斧,勇往直前,堅持不妥協、不變通、不退讓的三不政策,在人們的心中樹立了奮力拼搏、銳意改革、作風強硬的形象。“安西的鐵娘子”的稱號在全市不脛而走。
劉紅並非一成不變,需要變通的時候還是隨機應變、趁勢而上。比如,她把自己的出生年月從1964年9月18日改成了1966年10月1日,比實際年齡小了兩歲,希望以此延長青春的歲月,還想憑藉著年齡的優勢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這一年,劉紅全力推動電視臺的改革,早出晚歸,心力交瘁,無暇顧及趙青松和龍龍。每次學校開家長會都是趙青松或者婆婆陳秀芳去參加,她連龍龍的班主任是誰、姓什麼都一無所知。
有一次,電視臺的一個職工笑著對劉紅說道:“劉臺,你的兒子得了大獎,祝賀你啊!”
劉紅馬上追問道:“我兒子得了什麼大獎?”
那個職工驚訝地說道:“全省青少年鋼琴比賽一等獎。怎麼,你不知道啊?”
劉紅高興得合不攏嘴巴:“是嗎?我都不知道。什麼時候的事情?”
那個職工回答道:“上個月。我女兒才得了三等獎。”
這一年,劉紅也有很多收獲。
她破格評上了副高職稱——主任播音員,先後被市婦聯評為“三八紅旗手”、被省總工會推選為“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還榮獲全國廣播電視系統先進個人,成為安西政壇上一顆前程似錦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