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宮裡,跟守活寡有什麼兩樣?
與其這樣過日子,不如跟兒子去海外,那裡是兒子的地盤,她就是王太後!
“你想開了就好。”萬貞兒知道後宮女子的苦楚,所以她能照拂的盡量照拂到,不讓她們的日子太難過。
只是生活物質上享受的再好,也無法彌補心靈上的遺憾。
皇爺註定了無法分給她們一絲關注,盡管萬貞兒再賢惠,這麼多年被獨寵下來,也不想放手了。
所以她就拼命的用物質補償她們。
這也讓後宮的女子們服氣了,因為萬貞兒真的很適合當一個皇貴妃。
以前王皇後管理後宮的時候,她們的日子,可沒這麼好過。
每曰都要早起請安不說,動不動就要被訓斥一頓,王皇後這個人,她被關了禁閉都沒幾個人給她真心實意的求情。
話說,王家其實還想尚公主的,但是早早的就被萬通給剔除了。
當初要不是王家搞小動作,鳳陽公主能早産?
現在這位公主倒是好了不少,因為萬貞兒將一些皇莊送來的菜,都優先清寧宮和坤寧宮。
清寧宮是因為有周太後在。
坤寧宮別看王皇後被禁足,卻沒吃什麼苦頭,因為管理後宮的是萬皇貴妃。
也因為如此,周太後越發滿意萬貞兒了。
二皇子要在過了年二月份南行,走到上海正好趕上出海的時間。
所以現在開始準備遷宮搬家。
同時,吳明德考中了舉人。
“不錯,不錯!”吳有為大喜:“以後再考中進士,就能入仕了。”
吳明德已經長大了,看著自己的父親笑的特別俊朗:“嗯!”
或許是因為從小被吳有為養大,他長相倒不像他的親生父親吳俊,更像是已經逝去多年的了的吳老太爺。
吳有為這具身體的親生父親。
開祠堂祭祖,告訴亡者這個好訊息,又有人送來賀禮恭喜。
吳家低調慣了,就沒開席慶祝,吳明德又去學校裡頭學習了,因為他還要會試。
這會兒吳家也並不張揚。
十一月戊子,按照歷史上的記載,這一日,憲宗皇帝將會“取太倉銀三分之一入內庫”,但是現在卻相反,憲宗皇帝取了“三分之一內庫銀子”放到了國庫裡,因為庫裡的銀子不少,憲宗皇帝又想著將兄弟和兒子分出去,這就需要戶部給遠赴藩國的王爺們預備好搬家的銀子。
幸好這麼多年下來,大明全境,最低的是縣城,都鋪滿了水泥大道,來往車輛頻繁,以及郵政系統的存在,物流的暢通,讓天下的物品都流動了起來,百姓們也富裕了。
就連皇帝都大方了,憲宗皇帝的這一舉動,得到了朝廷中的一致贊賞。
太子殿下聽說了,都從慈慶宮的錢庫裡提出了三萬兩銀子,一萬兩捐給了戶部的國庫,一萬兩給了自己的親叔叔占城王送去,另一萬兩,則給了自己的親弟弟,二皇子,未來的日本王。
眾臣們再次贊揚,有其父必有其子,父親是個大方的皇帝,太子也不差。
憲宗皇帝又實行了一次仁政,他用內庫的鋃子,設定了官員們的獎金,官員們的俸祿是太祖皇帝定的,他不好更改,於是就在獎金上多給點,而且給的是白花花的銀子,而不是糧食。
而且這銀子給的明目張膽,官員們拿的也不燙手,加上這算是皇賞了,誰也不敢截留,最少的九品小官一年還有一百兩銀子的獎金呢,就連刀筆小吏都有二十兩。
軍中最低的小兵也有五兩銀子的皇賞,最高的是五千兩,給的是內閣的閣老們、領兵的大將軍們。
幸好這麼多年了,憲宗皇帝攢了一筆龐大的家底,做生意和戰利品兩項就給他入賬頗多,以至於現在的憲宗皇帝大手筆的收買人心,也不怕自己沒錢。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是年,安南、暹羅、滿剌加、烏斯藏等二十屬國和部落入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