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南邊卻傳來了不好的訊息,安南黎灝侵寮國宣慰司!
安南在安定了幾年之後,不敢再打占城的主意,尤其是聽說占城已經被朱氏皇朝的親王、大明皇帝的親弟弟當了屬國之後,就更不敢輕舉妄動了。
憲宗皇帝可是給了占城十萬兵馬。
加上占城原來的一些兵馬,足足二十萬,可以在南邊稱雄了。
而且占城王也不是善茬兒,他要是沒有一定的心機,在他皇兄沒有子嗣的情況下,他怎麼可能讓人將他留在京中多年?
所以安南不敢朝占城伸手了,消停了這麼多年,見大明也沒把他們怎麼樣,安南便開始有點自以為是了,將目光放在了老。
在成化十五年十月份,明朝水軍回到岸上之後,安南後黎朝黎聖宗發動入侵南掌的戰爭。
安南軍隊一舉攻陷琅勃拉邦,南掌王查伽帕逃到了楠府。
越南史籍記載“入寮國城獲寶物,其國王遁走,虜其民,略地至長沙河或作金沙河)界,夾偭國或作緬甸國)南邊”安南軍隊一路向西,意圖進攻蘭納,但是以失敗告終。現在的寮國,乃是瀾滄王國時期。
南掌王朝,一譯瀾滄、蘭滄,中國轉譯西方學者的文章常譯作“瀾滄王國”,是法昂於1353年建立的一個王國,為寮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朝。
古越裳氏,後稱南掌。
857年在今琅勃拉邦建立。原屬真臘。
至國王範甘統治時期1),合併永珍、佔巴塞等小國,建立統一國家,稱瀾滄國。
版圖由越南奠邊府邊境起,沿湄公河直達今柬埔寨北部邊境,西接清邁、暹羅,東鄰越南和佔婆。
1428年越南黎利建國後,南掌曾一度受其控制。
後來瀾滄王國自力更生,加上越南黎氏被大明這個宗主國打壓,瀾滄王國自此強盛起來,敢跟越南黎氏對著幹了。
不過,因為瀾滄王國並沒有來大明朝貢,真臘被他們替代了,所以,大明對海外的掌控還是不全面。
可是十五不徵之國裡,包括真臘國在內,可真臘被瀾滄替代了,安南黎氏有了藉口,不打你,打誰?
歷史上,查伽帕之子蘇瓦那班朗自立為王,並奪回了琅勃拉邦,驅逐了安南人。
那是因為安南先是跟占城拼了個你死我活,現在占城是大明的了,安南養精蓄銳多年,也不敢朝大明呲一呲牙,但是不咬下一塊肥肉,他都對不起自己這麼多年的蟄伏。
於是,跟歷史上有點不一樣的是,安南將瀾滄王國給滅了!
沒讓蘇瓦那班朗逃走,他們打去了楠府,直接滅了瀾滄,佔據了老姐。
但是大明在寮國是有地盤的好麼!
宣慰司是幹什麼的呢?
宣慰司是介於省與州之間的一種偏重於軍事的監司機構,一般掌管軍民之事。
一般是屬於地方機構。
宣慰司長官官稱“宣慰使”,是負有承上啟下的一個地方區劃的軍政最高長官。
宣慰司這一機構最早見於金朝,元朝時在全國範圍內普遍設立。
到明清時則只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設立,宣慰司數量比前朝要少。
元世祖忽必烈時將每個行中書省劃分為六十個宣慰司,每個宣慰司下轄大約180個路州)。
宣慰司起著上行下達的作用,據元史記載:“宣慰司,掌軍民之務,分道以總郡縣,行省有政令則佈於下,郡縣有請則為達於省。”
宣慰司置宣慰使三員(從二品),宣慰司同知一員(從三品),副使一員(正四品)和經歷、都事等官。
如播州宣慰司,播州既是地名,又是一級行政區劃,宣慰司是播州區劃內的最高官府,宣慰使是播州區劃內的最高軍政長官。說白了,這宣慰司類似於大明駐屬國的使館,而且宣慰司是有駐軍的,人不多,大概是一千多人,負責保護宣慰司。
可你安南打瀾滄,我們不管,但是你侵擾我大明的宣慰司,那就是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