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邊又有訊息傳來,日本的王室幾乎都出了五服,不能算是王室了,得算是宗室,沒辦法,日本宗室沒人願意當日本國主。
因為日本王室太窮了。
窮的到現在,連後柏原王的葬禮都沒舉辦,因為沒錢!
當初後土禦門能下葬,還是因為汪直跟張侖看後柏原王可憐,借了他不少錢,才舉辦的葬禮,現在後柏原王也沒個兒子,怎麼借錢?誰還?
加上誰要繼承王位,得連後柏原王的債務也要一同繼承,誰樂意啊?
日本國現在誰說了算,看不出來麼,當了日本國王,指不定也“無疾而終”了呢。
所以人都不傻,都不當,但是聯合上書,祈求宗主國給解決此事。
隨後,憲宗皇帝就“勉為其難”的將自己的二皇子,封為日本國王,因為二皇子尚未成親,去日本天高路遠,允許其母紀淑妃跟隨。
且派遣五百內監、一百宮女隨行。
又因為二皇子為人溫文爾雅,特允許汪直和張侖他們幫二皇子穩定局勢後再歸朝。
眾大臣頓時嘩然。
日本國可比占城大多了!
這一個給了親弟弟,一個給了親兒子,皇上想幹什麼?
不管皇帝想幹什麼,他都已經幹成了。
二皇子這些曰子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矚目。
“先生,父皇為何......要選我去日本?那裡那麼遠......?”二皇子很是沮喪,他覺得自己自小不被父皇重視,現在是不是父皇連看他都不想看了?就把他打發到了天涯海角去?這輩子都回不了國。
“怎麼會?”吳有為興致勃勃的道:“殿下,這可是好事,要不是你太子哥哥不能離開京中,恐怕你父皇都想將日本給他了,不過你太子哥哥說你生性仁厚,比較適合那裡,便推薦了你,而不是三皇子。”
幾位皇子年紀相近,太子殿下現在已經長成,憲宗皇帝不得不為其他的兒子考慮考慮。
有這種好事兒,當然是優先兒子們了。
太子殿下就向憲宗皇帝推薦了二皇子。
因為二皇子性格好,人也隨和,日本國現在已經被大明牢牢地掌控了,在汪直和張侖的高壓政策下,已經沒什麼人可以反抗了,他們也反抗不了。
沿海也有一些家裡的次子、三子等跟著去那邊闖蕩,賺錢,因為日本百廢待興。
且女多男少......。
男丁幾乎都被打沒了。
正好沿海那邊都是男多女少......。
有了對比才知道珍惜,倆活閻王之後,來一個溫和的君主,是很能安頓人心的,再加上被派遣去日本的幾乎都是能臣幹吏,他們在這邊還要熬資歷,但是到了那裡,直接就是高官了。
當然,他們需要退出大明國籍,改為日本屬國的國籍。
同樣的,能去的幾乎都是次子、三子。
“是嗎?”二皇子很是疑惑:“可是那裡那麼遠......。”
“遠什麼呀?臣在上海縣的時候,每年都要去兩次,離的很近的,甚至都能看到彼此。”吳有為道:“沒您想的那麼遠,就隔了一片海而已,您想啊,要是太遠的話,皇上怎麼可能允許紀淑妃娘娘跟您一起去呢?”
其實吳有為也不知道為什麼,憲宗皇帝要紀淑妃跟著去。
想不明白的還有萬貞兒,她去了毓德宮,以為紀淑妃會很沮喪,誰知道紀淑妃竟然很高興:“皇爺能讓二皇子去,是對他的看重,但是他還沒成家,臣妾也是擔心的,跟著去就不一樣了,那裡也有王宮的,後宮的事情,臣妾也能幫幫他,等他娶妻生子了,臣妾也能含飴弄孫......。”
紀淑妃一點不高興的意思都沒有,反而興致勃勃的開始收拾的東西了。
“你......你怎麼會這麼想呢?”萬貞兒不解了。
“姐姐,不瞞您說,皇爺的眼中,除了您之外,其他的都是一時新鮮,我也不例外,與其在宮中熬到老死,不如早早的跟著兒子去外面過。”紀嫣然笑的很雲淡風輕:“自從十年前,皇爺就再也沒寵幸過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