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澳門,臺灣、香港,都是 i門戶中的門戶。”吳有為道:“如果那上面有駐軍的話,誰來大明我們都能知道。”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任由倭寇橫行,海盜猖獗。
“不錯!”萬通將自己晾好了的餛飩放進了吳有為的碟子裡:“此事我會好好考慮的,吃飯,吃飯!”
“嗯。”吳有為吃了一口,大蝦仁兒都是最新鮮的,吃進嘴裡甜鮮甜鮮的,真是一種享受呀。
享受過了,倆人出去走了走,看了看熱鬧,萬通還給他買了點小吃,街邊賣魚丸面的味道十分好,吳有為吃了一碗。
等到中午回.... 他就吃不下午飯了。
萬通嚴禁他吃小吃了,點心都不給了,就喝一些助消化的山楂茶,還拉著他不許睡覺,在後花園裡溜達了好幾圈。
消化好了才許他睡個午覺,晚上才好一 些。
本來吳有為有靈水,喝下去就行了,可為了這麼點小事喝靈水又有點浪費,而且吳有為也很享受那種被美味撐著的感覺。
五月一過,上海的新城建立的更快了,等六月份,不僅新城建設的就差上房梁了,就連莊稼也長的不錯,這上半年可謂是風調雨順了。
就在這個時候,朝廷的聖旨到了。
來的人竟然是汪直!
他站在那裡宣讀了聖旨,大體內容是萬通跟吳有為有功,特賞賜蟒袍、玉帶。
蟒袍是一種皇帝的賜服,穿蟒袍要戴玉帶。
蟒袍與皇帝所穿的龍袞服相似,本不在官服之列,而是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蒙恩特賞的賜服。
獲得這類賜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
因在明朝《萬歷野獲編補遺》卷二說:“蟒衣如像龍之服,與至尊所禦袍相肖,但減一 一爪耳。《明史輿服志》:“宦官在帝左右必蟒服,.. 繡蟒於左右,系以鸞帶。.. 次則............. 單蟒面皆斜向,坐蟒則正向,尤貴。又有膝禰者,亦如曳撒,上有蟒補,當膝處橫織細雲蟒,蓋南郊及山陵扈從,便於乘馬也。或召對燕見,君臣皆不用袍而用此。第蟒有五爪四爪之分,禰有紅、黃之別耳。
這段記載可知,蟒衣有單蟒,即繡兩條行蟒紋於衣襟左右。
有坐蟒,即除左右襟兩條行蟒外,在前胸後背加正面坐蟒紋,這是尊貴的式樣。
至於曳撒是一種袍裙式服裝,於前胸後背飾蟒紋外,另在袍裙當膝處飾橫條式雲蟒紋裝飾,稱為膝禰。
而吳有為他們收到的蟒服乃是單蟒。
汪直的解釋是:“本來想賜坐蟒的,被貴妃娘娘給攔住了,說您二位已經夠惹眼的了,蟒服還是單蟒的好。
“長姐費心了。”萬通點頭,表示他知道了。
吳有為還是第一次見到蟒服,這玩意兒就算是在後世,那也是放在玻璃展櫃裡的東西,都不讓人靠近了看。
等到了明朝,這東西也是某些得寵的大臣才有的玩意兒,誰沒事會拿出來炫耀啊?
都是壓箱底的寶貝兒。
說句不好聽的,估計只有死了,才會拿出來陪葬。
現在他卻能摸到“了,而這玩意兒是屬於他的了!
“有為?有為?”萬通看吳有為就對著蟒袍流哈喇子了,趕緊喊他:“汪公公一路舟車勞頓,先到縣衙休息吧,也別住什麼驛站了,就在縣衙後院安頓下來吧。”
吳有為回過神來,也點頭道:“對,驛站不如自己家舒坦。”
他是真的將縣衙後院當自己家了,但是這麼說,卻讓汪直很是受用:“那咱家就打擾了。”
有些人,寧願給內宦送金銀財寶,也不樂意他們到自己家落腳;寧願在驛站將人供的高高的,也不肯接他們回家安頓。
加上京中以前的流言,吳大人是從小被嫡母下了藥,不能有後;萬大人則是被柏珍那王八犢子給暗算了,傷了身子。
細算起來跟他們內宦也就半斤八兩吧?
所以汪直立刻就覺得萬通跟吳有為是自己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