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等看到最後,憲宗皇帝若有所思:沒有倭寇的寶藏,全都是海盜的寶藏。
什麼意思?
倭寇的寶藏,不可能被私吞,哪怕他們連成一氣也不會一點風聲都沒有的,作為皇帝,他還是有這種自信的,那麼就是跟萬通他們說的那樣,是倭寇運回了老家。
平白無故的多了那麼多錢才,倭國可不是大明,那麼點地方,能沒人知道?
而倭國還跟大明抱屈叫冤,說什麼她們也是無可奈何?
為此,他們每次來朝貢,給的那點東西,還要大明多倍的賞賜回去。
佔便宜不是這麼佔的!
憲宗皇帝的脾氣,是那種人敬我一尺,我還人一丈。
但是誰要是敢欺他一丈,他能還回去千裡!
平白無故的被倭人忽悠了,他這脾氣當時就上來了!
不過妙的是,吳有為的奏摺也跟著一起過來了。
沒有人比吳有為更知道倭國的行情了。
那裡盛産什麼?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看的憲宗皇帝兩眼冒精....
上海縣,吳淞口,今日很多的上船來來去去,萬通帶著人駕著船隻在近海遊弋,果然等來了兩夥海盜,一夥倭寇。
妙的是這次抓了不少活的,問了他們的藏寶地點。
這夥海盜的藏寶地點倒是在附近,只是東西不多,他們其實是過不下去了,來這裡撿漏來著,很想劫了就走,沒想到還沒上岸就被人給抓了。
倭寇則是一言不發,一問他們劫走的東西都在哪兒,一個個就鬼哭狼嚎說是都弄沒了。
要麼就說丟掉了,要麼就說吃進肚子裡了。
反正就是沒得剩下吶。
萬通將人專門關押起來,跟吳有為那種講究人權的牢房不同,萬通這裡設定的是水牢,想跑都跑不了。
而且沒吳有為那裡待遇好,一天就給點鹹餅子,三大碗水,餓不死,渴不死就行了,幾日之後,他們就沒力氣了,這樣他們也就跑不了了。
這一日吳有為視察工地,一個是給大家鼓鼓勁兒,另一個則是防止有人以次充好,雖然一直沒發現的,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
看著工地上贏熱火朝天的忙碌著,吳有為一邊高興一邊吩咐負責建築的人:“好好看著,不能苛待工人,工錢按時發,吃喝都不能少。
“您放心吧,都是用慣了的人,現在已經有人開始組建工程隊了,就是怕您不許,還沒跟您說呢!”監工的人是四個村子裡裡長的孩子,這樣的身份在當地是很有威信的,用來監工正好。
正說著呢,就感覺眼前一暗,吳有為四處瞅了瞅,沒啥呀?
就聽有人驚呼:“天狗食日了!”
吳有為.......!!”
晦氣!
《明史》有載:成化九年,夏,四月辛酉朔,日有食之。
吳有為發現自從來了大明,他已經對日食免疫了,從最初的驚慌失措,到現在的見怪不怪。
萬通也是如此,不過他有了一個完美的藉口:“皆因俘獲的海盜和倭寇沒有伏法,現在拿來在軍港行刑,祭拜海神!”
然後他就將死鴨子嘴硬的倭寇和拒不合作的海盜,都給砍了。
吳有為覺得有些血腥,可是事後他卻發現,沿海的人們反倒更加的有底氣了。
“這個時代不是你那個時候。“萬通明白吳有為的意思,但是他也給他解釋了一下:“這種手段很有必要,震懾永遠比武力更加讓他們摸不著底。”
大明的水師已經打出了他們的威風,但是誰也不知道,大明的水師其實最開始是名存實亡的建制,是萬通來了之後才撿起來的威風。